珍惜幼儿的生命力,还幼儿自主发展的权利——对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思考
[Abstract]:Children are not passive recipients of socialization, they can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ir own development process. Children's social education must start from the needs of children as the subject of adapting to the environ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children's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 life world, and not deprive them of the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social practice.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dialogue with young children, emphasize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rules on the basis of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needs, accept the ideas of different children, respect the psychological feelings of each child, develop the contents of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and adhere to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mora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分类号】:G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彩平;在道德关系建构中生成德性——析诺丁斯道德教育的新理念[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刘铁芳;试论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3 陈秀玲;建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兼机制和特点分析[J];教育科学;2003年05期
4 曹能秀;;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5 刘珍艳;;幼儿健康行为培养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智勇;吴英;;论儿童游戏思维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年06期
2 周思缔;;试论幼儿文学的基本特征[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温荣;创建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4 葛红霞;;实施“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2期
5 谷雪彬;卢清;;对幼儿园“特色班”盛行的原因及负面影响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4期
6 胡艺瑾;卢清;;运用童话对学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7期
7 苗雪红;;苏霍姆林斯基学前教育思想探析——基于“快乐学校”教育实践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8 吴振尘;;论幼儿动画的艺术特征[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9 郭文良;刘向辉;;儿童的道德逻辑与道德教化[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曾玉玲;李霞;;改善高校青年教师德育现状初探[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5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6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沈杏培;小说中的“文革”[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琳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教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荣;邢台市儿童钢琴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宁;儿童的确立[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任继敏;幼儿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张桂苓;小学低年级图画书阅读指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邱李伟;道德教育中对话的误区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管卫华;关怀伦理视域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雯;回归童心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付民杰;基于艺术作品欣赏的幼儿园舞蹈课程实施[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芒;从系统论到关系论——论信息社会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沙水;来自异域的毒眼[J];读书;2001年12期
3 陈华兴;教化和教化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4 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5 蒋一之;从注重“规范”到注重“发展”——当代德育改革的基本特点与趋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3期
6 迟艳杰;教学本体论的转换——从“思维本体论”到“生成论本体论”[J];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7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8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9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10 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泽云;;关于师生对话的实验报告[J];中国教育学刊;1989年03期
2 郝永忠;;浅谈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师生对话的艺术[J];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02期
3 汪淑霞;;语文阅读教学实现有效对话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年07期
4 张苏玲;高庆;;利用BDI智能主体促进学习者在游戏化学习情境中的自主建构[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10期
5 张秋平;;合理引导 自主建构——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14期
6 张永智;;科学对话让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J];四川教育;2010年04期
7 张雪琴;;中国公民意识生成之路及对当代中国的借鉴[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曹程;陈志伟;;科学课堂师生对话的认识论分析[J];科学教育;2011年01期
9 李忠泓;;创新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论“过程体验、自主建构”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4期
10 江宏斌;;在倾听中认识,在理解中提升——浅谈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高效实施的环节[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国;张善继;;构建学校素质教育机制实验研究[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春梅;;牛顿的苹果,你是否擦肩而过?——有感于一道复习题的动态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欧阳惠琴;;写作,连接着健康的生命——课改呼唤绿色作文[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廖爽;王玉蕾;曹一鸣;;数学课堂中师生对话研究——基于LPS项目课堂录像资料[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明明;;师生共同戏水——对作文教学中“下水文”的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柳秀艳;;道德教育应基于真实生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万美容;曹清燕;;网络时代促进青少年道德学习的思考[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8 杨茹;;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建构研究[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张群芳;;巧设阅读期待 引领阅读深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李雨虹;;回归语文教学本色——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误区解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贺志荣;数学新课程:需要怎样的师生对话[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浙江省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 严久官;少让学生鼓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王平 刘守古 陈昱 詹国祥;突破传统瓶颈 建立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N];光明日报;2003年
4 记者 陈万军邋吴登峰 本报记者 郭嘉;方永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与首都高校师生对话会[N];人民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向未来 符道禹;使命与责任[N];巴中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江喜标 本报记者 王劲松;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面貌[N];光明日报;2002年
7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龚道敏;追寻认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8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 李长萍;积极建构课堂交互教学文化[N];光明日报;2008年
9 黑龙江省海林市柴河镇中学 葛祥珍;表扬也是一种艺术[N];学知报;2010年
10 常州市新北区浦河实验学校 张正宇;心灵的共振[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竭长光;论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清雁;教师是谁[D];西南大学;2009年
4 王有升;被规限的“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文敏;师生对话的解释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秋波;初中生物课堂师生对话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丹丹;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失衡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楠;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彩华;高中化学课堂师生对话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敏;对话型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军霞;师生教学对话:问题及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熊智芳;对话式阅读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继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侯彬;初中英语课堂师生对话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63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46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