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日常评价行为的激励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9:51
本文关键词:幼儿教师日常评价行为的激励效果研究
【摘要】: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日常评价时,会注意用正向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目的是激励幼儿的行为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评价的功能,也是教师的希冀。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正向评价是否真正起到激励效果?幼儿的行为是否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对此,笔者试图参考已有的研究,以评价的激励效果为研究主题,对教师的正向评价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将正向评价行为转化为激励性评价行为,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希望对幼儿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行为研究做一定的贡献。本研究基于教师日常评价的视角,从科学探究活动入手,采用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师的正向评价行为进行收集和分析。得出结论是幼儿教师的正向评价行为的激励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语言空泛、情感冷淡、缺少激励氛围的问题。进而对教师的正向评价进行转化,并对转化结果做效果检验。检验得到的结果是教师的评价行为得到有效的转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转化前后所对应的幼儿探究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转化后的教师评价所对应的幼儿探究行为表现更好。
【关键词】:教师日常评价行为 激励 正向评价 科学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缘起10-11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11-13
- 1.3 文献综述13-18
- 1.4 研究意义18-19
- 第二章 研究设计19-25
- 2.1 研究目的19
- 2.2 研究假设19
- 2.3 研究思路19-20
- 2.4 研究方法及其研究对象20-22
- 2.5 研究工具22-25
- 第三章 研究一 ——幼儿教师正向评价行为研究25-36
- 3.1 研究问题25
- 3.2 研究过程25
- 3.3 研究结果25-31
- 3.4 研究讨论31-34
- 3.5 本章小结34-36
- 第四章 研究二——幼儿教师激励性评价行为转化的研究36-44
- 4.1 研究问题36
- 4.2 研究前期准备36-37
- 4.3 行动研究过程37-38
- 4.4 效果检验38-40
- 4.5 讨论40-44
- 第五章 综合讨论44-48
- 5.1 幼儿教师正向评价行为存在的问题44-45
- 5.2 激励性评价对幼儿探究行为的影响45-46
- 5.3 行动研究取得成效的原因探析46
- 5.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46-48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48-51
- 6.1 结论48
- 6.2 对策与建议48-51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4-55
- 附录55-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琦凡;;3-6岁幼儿科学探究的年龄特点及其引导[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2 马瞬琴;;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设计[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3 关孜慧;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7期
4 高凌飚,黄韶斌;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J];学科教育;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果凤;激励性评价与幼儿尝试错误行为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雪晗;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中的儿童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素琴;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文闻;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师生亲疏关系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9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81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