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商业银行部分业务劳务外包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5-03-02 19:22

程刚 李博 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

关键词:商业银行,劳务外包,必要性,可行性

一、银行业务劳务外包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银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银行的业务量激增,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银行面临的普遍问题是,面对有限的资源如何在竞争之中寻得一席之地,于是业务外包成为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前面已经提到银行想要保持竞争力,需要做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核心价值和增加利润等。结合相关的理论,我们发现外包业务可以起到以下几点作用:

第一,降低成本。交易成本理论一般认为企业总是在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诺奖得主科斯在1937年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主要探讨了企业的存在问题、企业规模问题,也即在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选择问题[1]。当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低于外部时,企业应该选择内部化;反之,企业则应该选择利用市场的力量。Williamson在科斯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企业如果向市场采购(外包)的成本低于自制成本,就应该选择通过市场完成[2]。在Williamson的假设中,考虑到规模经济的影响,市场提供的生产升本应该低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企业与市场选择过程中,从成本较低的角度出发,选择市场(外包)会更有利。

银行提供的业务不同于一般的生产企业,他们竞争的焦点在于提供的服务质量高低,而这也就注定了银行业务的高资产专用性,出于成本的考虑,外包是银行的交由选择,至于业务外包的方式,则应该综合考虑从业务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首先是生产成本,设想企业用自身的资源完成某项非核心业务,不仅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如果此项任务需要较高的劳动技能、昂贵的机器设备,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购买机器设备,此外,上述行为还可能挤占核心业务的资源。如果选择外包公司完成这项任务,不仅可以节省机构对员工的培训费用、设备费用等,还可以节省资源用于核心业务,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其次是劳动力成本。随着我国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这些进入银行的高学历人才也改变了银行的整体接受教育水平层次,但针对高学历的人才,银行往往需要支付高额的工资,但考虑到银行不是所有的业务都是重要的、核心的业务,一些重复性的、繁杂的业务交由高学历人才完成,不仅是对人才的浪费,也无形中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而将这些业务交由外包公司完成,可以支付相对较低的成本,也释放了高学历人才,是他们从事更加核心的工作。

第二,提高工作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我们通过核心竞争力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说明这个问题。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美国学者Prahalad和英国学者Hamd1990年在两位的合著中提出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企业是由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构成,企业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专长或能力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也就牵扯到企业的核心能力问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步形成自身的专长,借助这些专长,企业会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非核心业务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用不大,且会耗费企业有限的资源[4]。所以,企业在确定了自身的核心能力以后,对非核心业务可以选择通过外包的方式交由他方完成,利用有限的资源着重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选择外包形式正是出于追求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外包是获得竞争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人们比较常用的经济理论,浅显易懂的理论主要阐述了“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的道理[5]。正如前面提到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能力,而其他公司可能正好可以弥补企业的不足,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企业把一些工作交给外包公司完成,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达到双赢的局面。

对于银行,由于外包公司长时间从事某一项或某几项业务,具有熟练的工人或者稳定的工作团队,而银行可能对这些业务的处理并不擅长,银行的这些业务交由外包公司服务,相对银行自己完成,可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继而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再者,银行的部分业务交由外包公司完成,可以达到精简机构的目的,通过部门的撤销或者合并,可以摆脱冗杂的机构设置,并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有利于银行分散和防范风险。这里我们借助风险分散理论解释这个问题。一般来说,风险分散理论较多的应用于金融学领域,是证券组合理论的基础,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E.CavesG.V.Stevens,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对外直接投资多样化是分散风险的结果。银行在自身的核心业务上一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测能力,在一些能够影响核心业务开展的非核心业务上可能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外包公司与银行存在契约关系,由于长时间处于市场之中,在处理这些银行非核心业务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市场预测能力,在市场发生变动时可以快速做出反应,通过做出相应调整降低风险,由于外包业务的分散,也使得银行可以分散和防范风险。

总体来说,银行选择劳务外包可以起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分散和防范风险等作用,这些都是银行培养核心竞争力需要达到的条件,因此,银行想要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业务外包是必要的,也是明智之举。

二、银行业务劳务外包的可行性

外包业务对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外包业务的兴起与发展也是建立在一些条件之上,,不论是社会分工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还是技术上的长足进步,都使得外包业务更加成熟,银行与外包公司的关系更加密切。外包业务发展的可行性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亚当·斯密认为社会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企业的利润,主要体现在劳动的分工提高了生产者的熟练程度、节省了工作转换时间以及发明了很多机械工具,降低了劳动的复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次产业划分更加明显,尤其是服务业的细化程度更为明显,不同的行业之间出现专门性的特点。业务外包可以被看作是劳动分工的延伸,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极大地提高了行业的专业性,可以承担不同业务的外包公司层出不穷,银行可以选择的外包范围也在扩大。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社会分工的水平越高,企业选择外包的倾向越大。

第二,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外包业务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外包业务量在发展阶段近乎指数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在技术上取得的突破。20世纪后半期以来,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通讯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大量普及,人们在数据存储、系统维护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银行的一些劳务不一定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但在外包中,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迅捷的信息服务和先进的工具。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方式,拉近了银行与外包企业的距离,信息的便捷优化了业务的处理流程,降低了银行对外包企业的监督成本。

第三,金融自由化。数次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由于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管制,银行的业务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银行彼此之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竞争的加剧使得金融市场逐渐由银行主导的卖方市场变为客户主导的买方市场,迫使银行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试图通过核心业务的发展增加竞争优势,为外包业务的发展创造了便利。

参考文献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



本文编号:16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