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茶产业 切入点:发展 出处:《福建茶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农村建设对于推动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创新途径,要引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传统茶文化,推动和加快茶产业的发展,用富于物质性和精神性的茶文化内涵,丰富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内容,更好地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和发展,以尽快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城镇一体化的实现贡献力量。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we should explore the innovative ways of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Chinese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with strong vitality, to promote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to enrich the contents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ea culture rich in substance and spirit. In order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urban integration, we should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吉林工商学院;
【分类号】:F32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田启战;;文化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研究——以商丘市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2 牛立业;赵永峰;孙小平;门永刚;;新农村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3 张永政;;福建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J];福建茶叶;2010年07期
4 刘维奇;石子印;;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解学芳;;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博弈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J];理论与改革;2008年06期
6 范增平;;中华茶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广东茶业;2007年03期
7 魏丽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带动新农村建设——以河北白沟箱包制造业为例[J];特区经济;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红梅;;茶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J];福建茶叶;2017年03期
2 王宏杰;;从需求视角研看沈阳农村文化产业[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3 高书德;王伟;曲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助推幸福、和谐社区发展——以威海市田和街道社区文化建设为例[J];城乡社会观察;2015年00期
4 尹兴宽;;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2015年06期
5 刘春志;张雪兰;马悦婷;;银行集中度的下降是否缓解了涉农信贷配给——基于省级面板数据(2008—2013年)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12期
6 田启战;;文化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研究——以商丘市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7 刘瑞红;;河北民俗艺术内涵发掘及其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J];民营科技;2015年03期
8 付娜;;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地方政府支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博弈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9 秦明;王志刚;;福建省茶业发展分析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4年09期
10 韦惠兰;杨彬如;;中国低碳乡村发展的产业战略[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磊;;商丘火神台庙会产业发展初探[J];东方艺术;2009年S2期
2 魏晓明;刘静;;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2期
3 刘维奇;石子印;;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郑风田;刘璐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徐碧英;;发展农村社区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6 谭志云;;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7 何兰萍;;关于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思考[J];学习与实践;2007年11期
8 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三维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9 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文化体制改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王家新;黄永林;吴国生;傅柴武;徐晓军;吴理财;;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山;;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J];老区建设;2005年11期
2 李坊涛;;统筹城乡发展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J];老区建设;2005年11期
3 ;专家呼吁:新农村建设要保留古村镇风光[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41期
4 郭书田;;在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在珠海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研讨会上的报告[J];南方农村;2005年06期
5 ;仇保兴提出:新农村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17期
6 ;新农村建设 多姿多彩[J];长三角;2006年05期
7 ;新农村建设 铸辉煌[J];老区建设;2006年01期
8 田于;;新农村建设应统筹规划[J];农村.农业.农民;2006年02期
9 陈锡文;;重提“新农村建设”[J];中国改革;2006年02期
10 ;新农村建设是战略不是运动[J];小康;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成友;;对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2 席长青;;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十个关系[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3 刘丽;;进一步推进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胡立安;;沅江市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5 童万亨;陈国j;;谈谈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罗讯;;浅谈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仁跃;;对云南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陈永志;;增强“造血功能”,迫切呼唤新农村建设的阳光雨露——关于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投入取向问题的思考[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9 资威如;刘孜龙;;新农村建设运行体制初探[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廖星臣;;非均衡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路径选择[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撰稿 李小群;新农村建设的必解之结[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丁国华;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N];安徽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黄河 通讯员 马荣伟;地区新农村建设确定下半年工作重点[N];阿克苏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蒋晓俊 朱晓 通讯员 白和斌;地区出台三个文件指导新农村建设[N];阿克苏日报;2006年
5 寇全军 甘新贤;调研新农村建设情况[N];安阳日报;2006年
6 王建诚(作者系安阳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新农村建设——人大代表如何充分发挥作用[N];安阳日报;2006年
7 记者 吴世永 邹玲;自治州组团赴内地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N];博尔塔拉报;2007年
8 王晓然;新农村建设不是“劫”城“济”村[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9 记者 包晶;我市培训新农村建设帮扶干部[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10 吴畏;“新农村建设”别异化为“新农村开发”[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哲;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及推进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常亮;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陈雪原;村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梁修群;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胡钟平;新农村建设资金绩效评估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陈钦华;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立民;基于村庄演化视角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8 彭希林;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郑宝华;财政资源配置制度视野里的新农村建设主体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娇阳;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蒋峗;转型期中国乡镇企业对新农村建设贡献度的研究[D];五邑大学;2015年
3 许京霞;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吕扬;浅谈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郑兴钰;科技支撑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浩;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阮文德;越南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蔡杰;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祁麟;基于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机制的城乡统筹发展对策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10 李妍;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10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1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