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沿海企业内迁及其与当地的产业链融合
马致博 桂林长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以势不可挡的势头迅速占领了国际以及国内市场。尤其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的沿海经济特区,这些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为我国经济的总体增长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全国各省份都在力争上游,国家的政策也显现不出原有的优势,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企业升级的压力较大,面临着内迁的选择。文章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探讨作为内迁企业应该如何与当地的产业链相互融合,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局面。
关键词:沿海企业;内迁;产业链;有机融合
随着当下经济的持续发展,沿海企业的区位与政策优势已经不太优越,当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沿海土地价格日益越来越昂贵,劳动力价格上涨,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成本不断上涨,产业升级压力增大,商务成本居高不下,环境污染、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出了内迁的选择。而内迁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当地的产业链相融合的问题。
一、国内外企业生产模式之比较
(一)国外企业模式
相比于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其企业过当地城市之间发展和谐,协调一致。企业与当地间的联系密切,实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城市因为内迁企业而逐渐壮大,内迁企业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甚至于在国外一些规模不大的城镇,可能只有一、两个大型的企业为主体,产业链的相关配套企业在周边集聚,城镇居民大部分就近在这些企业与工厂上班。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与生产模式值得我国沿海内迁企业学习与借鉴。
(二)国内企业模式
我国的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政府政策等原因的关注,加之优越的区位优势,沿海地区在制造业等方面发展迅速。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无论是资本、劳动力或者市场都是外生的。所谓资本的外生是港台资本的引进,劳动力主要来源于内地城市,市场的外生性体现在外销,而且其主要是进行来料加工、订单生产。这样的企业模式相比于欧美相对较落后,而且在我国经济遍地开花的今天,企业升级加快,升级成本高,沿海企业注定要走内迁之路。
二、沿海企业内迁融入当地产业链的措施
“产业链”这一概念源于国外而兴于国内。而所谓的产业链的概念是指在企业产生上有、中游、下游的各个相关环节中,企业链价值链以及空间链等有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链条。它是企业中最具竞争力与潜力的核心与关键,以产品技术为纽带,以资本为桥梁,全方位的进行联系与连接,形成整体优势,从而提高链内企业的竞争力。
(一)加强企业上游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内迁企业产业链上游的角度上看,要加强企业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上游企业信息化程度。内迁企业要想融入当地的产业链条,务必要带动自身上游的信息化建设,只有技术的创新与更新才能将推动企业下游产品的创新,产生企业技术溢出效应。
(二)建立健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其次要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是从产业链的中游出发而考虑的。着力提高企业装备的机电化程度与智能化水平,这样的话才能最大限度地缩短企业产品的流通时间,从而实现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于此同时,也可以减少企业的库存、缩小成本。要知道内迁企业先进的管理系统和快捷的物流平台能够将产业链上的产品以最短的时间推向市场。
(三)建立自主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当前我国很多的企业都不能很好的占领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纵观当下市场无一不是被一些二流的产品与国际产品充斥。所以融合产业链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要建立企业的自主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内迁企业还要继续加强对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这样的话才有可能提升迁入地区链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沿海企业内迁与当地产业链融合的优势
沿海企业内迁与当地的产业链相融合,是构件产业链的需要,这对于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产业链的融合能够整合区域内的资源与企业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佳使用,使得区域内的产业链的整体价值大于产业链内各企业的产业价值之和,实现区域系统内部的优化整合,为内迁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其优势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降低交易成本
沿海内迁企业实现了与当地产业链的融合之后,一方面可以在空间上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链内部的服务可以共享,这样的话无形之中就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另外一方面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教育效率,降低区域内部的交易总成本。
(二)创建自主品牌,提升区域品牌效益
当前我国的企业绝大部分都缺少品牌建设,更不要提区域内部的品牌效益了。因此沿海企业内迁与当地产业链的融合可以提升产业链内部的企业形象与产品的荣誉,使得这一区域内的产品或者企业都能共享共有的品牌价值。除此之外,产业链内部的品牌建设还有利于招商引资,提高区域内部的吸引力。
(三)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构建统一的区域产业竞争力与产业链条。可以帮助区域内部的产业寻求外来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技术等,提升区域企业的产业实力,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另外沿海内迁企业与当地产业链的融合还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在带来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经济效应的同时,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沿海企业内迁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时代的特点,是我国产业升级以及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如果沿海企业在内迁的过程中能够融入当地的产业链条,必将提升内迁地经济的整体水平,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帮助内迁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反之,内迁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
参考文献
[1]李冯平.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
[2]陈朝隆.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D].中山大学,2007
[3]郎咸平.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I[M].东方出版社,2008
本文编号:16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