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创新
郑旋 张祖发 赣南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是传统的知识产权行为在网络媒介中的延伸,我国应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使其在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环境下长足发展。
关键词:网络知识产权;版权保护;机制创新
一、我国网络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网络知识产权就是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使用网络的人数以每年10倍的速度剧增,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提供了便捷、庞大的资源共享体系的同时,也给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挑战。网络环境下,严重侵害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的犯罪活动越来越多,影响了网络环境的正常秩序。
二、网络新技术挑战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相对于传统知识产权,网络知识产权呈现内涵扩大、无形性加深、地域性淡薄、专有性弱化、时间性受到影响的特征,网络知识产权违法、侵权和犯罪现象非常普遍,中国版权保护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知识产权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作品数字化使其传播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播速度更加迅捷。作品一旦上网成为公开信息,传播很难受权利人控制,即使发生侵权,由于网络技术的羁缚,也难以向法院举证。我国目前制定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远远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纠纷案件呈现发现侵权行为难、法律关系不清晰、确定侵权主体难、获取证据难、提交证据不完整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知识产权犯罪而言,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基于自身的特点对传统刑法的相关理论与立法提出了诸多挑战。
其次,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凸现立法、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技术发展往往超出政策和法律的发展,这需要政府研究制定与之同步的政策与法律规范,以便维护一个能够促进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可信和安全的环境,而不是对技术的进步造成阻碍。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实施版权保护,需要在版权制度基础上寻求新的观念突破、新的理论建构和新的制度设计。
最后,商业利益驱使侵权事件不断发生。一种技术通过承载的经济功能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当经济成了技术的核心追求的时候,技术就成了利益的角斗场。一些网站,特别是商业网站受利益驱使,肆意侵犯知识产权,主要表现为P2P下载侵权、域名抢注侵权、网页网站侵权、网络游戏侵权,此外,还有网络上传和下载、网络链接、网络转载等其他侵权形式 ,不仅严重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经营传播秩序,影响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将对图书、音乐、影视等传统产业带来灾难性打击。
三、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策略
第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全球化标准,加速网络知识产权法律“国际一体化”进程。2006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这将推动我国的互联网版权保护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快出台相应的网络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其内容应涵盖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定量与定性规定。不仅要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定义、范畴、责任主体等方面做出规定,还要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知识产权侵权人的处罚进行定量化规定。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法律资源,法律具有普适性,通过司法解释,将规范现实社会行为的法律延伸到知识产权保护上。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破坏、避开保护知识产权措施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
第二,加强网络知识产权的宣传与教育。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多种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推动、良性发展的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活动,形成自下而上、分层次、多渠道的社会产权教育工作体系,综合利用社会宣传、专题培训等教育形式,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发展。政府下大力气进行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消除侵权行为发生的同时,也需要互联网企业和网站树立“先授权、后传播”的法律意识,从源头上防范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
第三,强化网络知识产权执法。我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剑网行动”已经开展了八次,,在打击网络侵权方面起了强有力的作用。将版权保护领域中社会最关注、影响最广泛、反映最强烈的网络侵权盗版作为版权执法的重点,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在严厉打击各种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同时,加强制度建设、运用技术手段,探索建立网络版权监管的长效机制,使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活动持久开展,维护良好的网络版权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版权社会环境,提高版权保护的整体水平。
第四,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强化版权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除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外,使用技术手段也是有力措施,它将促使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并为知识产权法律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提供新的思路。政府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反盗版监管平台,形成数字化版权保护技术,禁止任何未经授权或许可的破坏、解除、规避信息的技术保护行为。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和网络的关系更加的千丝万缕、密不可分。合理利用网络,努力并且切实保护网络上的知识产权,不仅仅要落实在权威的法律条文中,更需要全民共同的身体力行。知识产权与网络的关系,也将是社会科学文明发展带给人们的智慧、道德、知识、文明的考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相信知识产权与网络的关系,能够摒弃冲突和矛盾,将会更加开放、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健. 新技术挑战中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N].中国改革报,2009-7-8
[2]林素絮. 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知识产权立法研究[J]情报探索,2009(2)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投稿流程:投稿到邮箱(xdsyzzs@126.com) ---- 等待审核结果(三天之内) ---- 审核完毕并回复稿件录用情况(以邮件的形式回复) ---- 作者确定发表 ---- 办理相关手续后安排排版出刊 ---- 出刊邮寄。
本文编号:16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