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可达性与产业升级路径——基于中国地区产品空间的实证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duct spac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on industrial upgrading path. Taking China as a cas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ynamic evolution path of regional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n regional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upgrading is influenced by the cumulative productive capacity endowment and develops along the road similar to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structure, which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path dependence. However, the dependence of local industrial upgrading on local cumulative productivity endowment is weaker than that of low reachability region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gre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Having more "opportunities" and "potential"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can ease their own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nstraints and achieve greater upgrading. At the same time, this also serves as an empirical evidence to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spatial scale of economic problems.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50113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8105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世蒙,张玉忠;有交易费的折算资产优化性质和可达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1期
2 李平华,陆玉麒;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3 贾鹏;刘瑞菊;杨忠振;;基于陆域和空域运输系统的空港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6期
4 姜海宁;谭石柳;;轨道交通建设对金华城镇可达性格局的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刘志林;王茂军;;北京市职住空间错位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就业可达性与通勤时间的讨论[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6 张亭亭;;可达性与零售区位分布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7 刘俊;陆玉麒;孟德友;;基于不同指标的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8 袁立科;张宗益;;创新系统的区域可达性研究[J];科研管理;2007年01期
9 潘竟虎;李俊峰;;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01期
10 许世蒙,张玉忠;有交易费的折算资产优化可达性[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中文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梅;Gerhard Weber;;推广可达性[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吕斌;张纯;陈天鸣;;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3 裴玉龙;盖春英;;公路网络可达性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尹海伟;徐建刚;祁毅;;上海公园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莉;陆玉麒;赵元正;;基于可达性的长江三角洲城市一日交流圈的动态变化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孟德友;范况生;高超;;铁路客运提速前后省际可达性及空间格局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志林;王茂军;;北京市职住空间错位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就业可达性与通勤时间的讨论[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宇;张英杰;张晓东;郑猛;;北京市区位可达性对房价影响分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琛;孙姗珊;;城市不同居住区位群体就业可达性差异研究——以上海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10 杨育军;;可达性评价方法的比较:一种基于GIS的实证方法[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振;既有路网下基于中小城市的快速通道网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彭\~\~;基于区间标记索引的可达性查询设计及其在外包数据库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薛鹏;图数据上可达性查询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李建新;基于可达性的南昌市区域空间效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红;基于老年人游憩特征的长沙市公园可达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于楠;基于公路可达性的青海省人口时空格局演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U
本文编号:2241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24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