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我国产业政策走向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7:47
【摘要】:产业政策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政府对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产业政策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产业政策走向是指一国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之选择;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也是这个国家如今产业政策的系统与今后产业政策的应然发展方向。产业政策走向法则是国家调整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范的总称。在产业经济不断演化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规制产业政策走向方面法律规范进行指引,使国家的产业政策依照法律指引的方向前行。我国的产业政策法律理论发展较快,在国内产业法律领域中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但有关产业政策走向方面的理论探讨却不甚深入。与此同时,虽然我国有关产业政策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数较多,但有关规制产业政策走向方面的法律规范却为数较少。不仅如此,现行为数较少的规制产业政策走向的法律规范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实有认真研究之必要。我国的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既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又要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认真研究我国产业政策走向的法律规制,无论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即压缩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着力发展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使部分产业向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转移,还是对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更关注于产业政策走向方面的法律规范应当注意的原则问题,并着眼于研讨新时代情形下我国规制产业政策走向的法律规范的完善。企盼能对我国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范的完善有所裨益。全文除引言外,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产业政策、产业政策走向以及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范的涵义,探讨了相关法律界定,即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政府运用一系列相关政策手段,对各类产业的发展方向施加一定的影响,对企业的行为进行某些限制与诱导,从而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并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走向是指一国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之选择;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范是指更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法——它不止把目光停留在当前产业经济社会,而是在历史与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当代产业发展,结合世界产业走向,对国家整体产业走向制定出的法律规范。在此基础上,区分了此三者之问的关系与特点,分析了我国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范的地位。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其能够弥补市场缺陷、帮助确定本国主导产业、有效预防与克服突发性经济障碍、保障社会稳定等方而;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忽视市场规律、造成环境污染、导致企业经济自主权受到干涉等方面。 第三部分,主要研讨和阐释美国和日本产业政策走向的法律规制的历史发展,并通过揭示美国和日本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制的基本特点,为我国完善产业政策走向的法律规范寻求可供借鉴的经验。主要说来,美国产业政策法律规制体现出了明显的竞争型立法模式特点:它的产业政策及法律规制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能够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产业发展,使产业经济有序发展;还有效的建立以及转化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服务型角色。而就日本产业政策法律规制来说,它具有典型的倾斜性立法模式的特点:日本较为注重政府对经济干预之程度;它的产业政策走向及其法律制度存在基础的特殊性要求相关制度体系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以应对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日本产业政策法律也很重视产业结构法在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制中的作用,重视在综合应对国际形势下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也在现代法治所倡导的公众参与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这些都为完善我国的产业政策法律规制起到了有效的借鉴作用。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见解。即我国规范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范的完善应该从以下诸方面着手:我国产业政策走向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加快新类型产业法律研究、构建完善的产业法律体系、提供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引入监督机制等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彩梅;;我国产业政策负效应及其原因分析[J];江苏商论;2007年08期

2 王君;周振;;从相关论争看我国产业政策转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年01期

3 张岩;;浅谈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对策[J];中国外资;2011年24期

4 王云平;;我国产业政策实践回顾:差异化表现与阶段性特征[J];改革;2017年02期

5 陈资灿;我国产业政策三大理论问题的探讨[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年08期

6 王君;周振;;从供给侧改革看我国产业政策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11期

7 王兆轩;王文超;;我国产业政策必要性浅析[J];商;2016年06期

8 佘雪锋;;国际经济发展与我国产业政策协调研究[J];金融经济;2013年20期

9 李键;;论我国产业政策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市场;2011年48期

10 ;转型时期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利群;;浅谈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背景下的产业政策[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2 卢锋;;当前产业政策反思[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7期(总第328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廖鹏;调整和完善我国产业政策之思考[N];江西日报;2008年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葛扬;我国产业政策演化与新时代要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湘潭大学 马荣华 李海海;WTO对我国产业政策的影响[N];发展导报;2001年

4 工经所 吕政;完善我国产业政策需要明确的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朱敏;转型时期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朱敏;我国产业政策的演化进程和体制性缺陷[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 范剑平 高辉清 朱敏 胡少维 范剑平 高辉清 朱敏 胡少维;节能减排 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起点[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晏澜菲;产业升级激发投资动力[N];国际商报;2018年

9 北京证券 刘景德;IT业 春暖待花开[N];证券日报;2003年

10 陈小洪 张政军;创造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政策环境[N];中国电子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玉喜;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莹;我国产业政策走向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实证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3 陆昂;新型工业化道路下我国产业政策的选择[D];广西大学;2004年

4 陈灿;FDI对我国产业政策安全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喻璐;竞争相容、比较优势契合与我国产业政策设计[D];浙江大学;2013年

6 刘瑾;竞争法与产业政策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7 吴莹;论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赵鸿新;中国城镇化建设中区域产业政策的立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张现标;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危害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晶晶;我国报业产业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7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37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3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