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政策走向法律问题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彩梅;;我国产业政策负效应及其原因分析[J];江苏商论;2007年08期
2 王君;周振;;从相关论争看我国产业政策转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年01期
3 张岩;;浅谈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对策[J];中国外资;2011年24期
4 王云平;;我国产业政策实践回顾:差异化表现与阶段性特征[J];改革;2017年02期
5 陈资灿;我国产业政策三大理论问题的探讨[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年08期
6 王君;周振;;从供给侧改革看我国产业政策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11期
7 王兆轩;王文超;;我国产业政策必要性浅析[J];商;2016年06期
8 佘雪锋;;国际经济发展与我国产业政策协调研究[J];金融经济;2013年20期
9 李键;;论我国产业政策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市场;2011年48期
10 ;转型时期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利群;;浅谈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背景下的产业政策[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2 卢锋;;当前产业政策反思[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7期(总第328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廖鹏;调整和完善我国产业政策之思考[N];江西日报;2008年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葛扬;我国产业政策演化与新时代要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湘潭大学 马荣华 李海海;WTO对我国产业政策的影响[N];发展导报;2001年
4 工经所 吕政;完善我国产业政策需要明确的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朱敏;转型时期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朱敏;我国产业政策的演化进程和体制性缺陷[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 范剑平 高辉清 朱敏 胡少维 范剑平 高辉清 朱敏 胡少维;节能减排 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起点[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晏澜菲;产业升级激发投资动力[N];国际商报;2018年
9 北京证券 刘景德;IT业 春暖待花开[N];证券日报;2003年
10 陈小洪 张政军;创造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政策环境[N];中国电子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玉喜;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莹;我国产业政策走向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实证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3 陆昂;新型工业化道路下我国产业政策的选择[D];广西大学;2004年
4 陈灿;FDI对我国产业政策安全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喻璐;竞争相容、比较优势契合与我国产业政策设计[D];浙江大学;2013年
6 刘瑾;竞争法与产业政策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7 吴莹;论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赵鸿新;中国城镇化建设中区域产业政策的立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张现标;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危害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晶晶;我国报业产业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7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3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