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0 13:46
  后金融危机时代,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怀宁县也做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根据安徽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优先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公共安全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由于县域经济相对于省、市经济而言有其特殊性,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选择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需要寻求适合县域经济的选择方式与培育体系。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指导之下,从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分析选择、政府选择、理论分析选择与政府选择对比来选择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介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达县域——新昌县的成功经验,分析怀宁县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足之处,最后确定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体系。首先是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定性分析主要是对怀宁县各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大致了解;定量分析运用了产业选择常用的模型—因子分析法,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怀宁县各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得分排名之后,...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方面
        1.2.2 实践方面
    1.3 国内外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述法
        1.5.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
        1.5.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
    1.6 研究思路
    1.7 创新点
    1.8 相关概念和理论
        1.8.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1.8.2 主导产业
        1.8.3 产业耦合理论
第2章 基于理论分析的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
    2.1 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性分析
        2.1.1 建立备选产业集
        2.1.2 产业分类介绍
    2.2 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定量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
        2.2.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2.2 数学模型及计算步骤
        2.2.3 建立指标体系
        2.2.4 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因子分析
        2.2.5 基于理论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
第3章 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分析选择与政府选择比较
    3.1 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选择
        3.1.1 目标任务及发展重点
        3.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3.2 怀宁县与安庆其它市、县比较
        3.2.1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县区分布
        3.2.2 战略性新兴企业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地位
    3.3 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分析选择与政府选择比较
        3.3.1 政府选择对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发展情况考虑不足
        3.3.2 相关评价指标选择有差异
        3.3.3 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规定具有时滞性
        3.3.4 理论分析选择对于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投产情况考虑不足
第4章 发达县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功案例——以新昌县为例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达县域的选择
    4.2 新昌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2.1 产业规模较大
        4.2.2 龙头企业不断涌现
        4.2.3 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
        4.2.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4.3 新昌县与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比
        4.3.1 经济发展情况对比
        4.3.2 产业规模对比
        4.3.3 重点发展产业对比
        4.3.4 自主创新能力对比
    4.4 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4.1 自主创新能力较差,资金投入不足
        4.4.2 企业成长性不足,对全县经济贡献不大
        4.4.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不高
        4.4.4 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项目资金不足
第5章 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路径
    5.1 新昌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功经验
        5.1.1 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1.2 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
        5.1.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内源式自主创新发展路径
        5.1.4 注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2 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路径
        5.2.1 壮大产业规模,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2.2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2.3 加强组织保障
        5.2.4 在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基础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5.2.5 发挥财税激励作用,推动金融创新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与综合决策模型[J]. 宋德金,刘思峰.  科技与经济. 2014(01)
[2]睢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分析[J]. 戴红.  财经界(学术版). 2013(23)
[3]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郑卫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21)
[4]因子分析法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J]. 沈孟康.  企业经济. 2012(09)
[5]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 王育宝,陈萌.  情报杂志. 2012(09)
[6]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J]. 贺俊,吕铁.  财贸经济. 2012(05)
[7]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 武瑞杰.  科学管理研究. 2012(02)
[8]安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与措施研究[J]. 吴其旺,倪合金.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12)
[9]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 胡振华,黎春秋,熊勇清.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07)
[10]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 陈月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硕士论文
[1]基于知识发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与布局研究[D]. 吴艳.长沙理工大学 2012
[2]基于专利数据的我国长三角985高校产学合作模式及特征研究[D]. 常甲辉.浙江大学 2011
[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理论及模型研究[D]. 李世才.中南大学 2010
[4]黑龙江省主导产业选择和关联效应研究[D]. 王梓樯.东北林业大学 2010
[5]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省民营上市公司效益评价及增进策略研究[D]. 龚辉.中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09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009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