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利益契合、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基于WZ行业协会的多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21:57
  产业共性技术作为准公共产品,它的创新扩散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长期面临"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局。相对于企业和政府,行业协会具有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方面的比较优势。本文以利益契合和资源汲取能力为二维视角,考察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利益契合程度,分析行业协会的内外资源汲取能力,分类型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的不同供给情况。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发现,行业协会的利益契合程度越高、资源汲取能力越强,其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作用越大。随着利益契合程度的降低,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都相应减小。相对而言,利益契合对产业共性技术的作用仍然处于支配地位。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的资源汲取能力同样呈现类型学特征,新兴行业表现为内弱外强型,而传统行业则是内强外弱或内外平衡型。 

【文章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2019,(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产业共性技术方面的已有研究
    (二)行业协会在准公共产品供给上的比较优势
    (三)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利益契合程度
    (四)行业协会的资源汲取能力
    (五)产业共性技术与行业协会的组织匹配
三、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案例选择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国家与行业协会多元关系研究——一种组织分析的视角[J]. 纪莺莺.  社会学研究. 2016(02)
[2]行业协会实施自愿性环境治理:温州案例研究[J]. 周莹,江华,张建民.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3)
[3]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多元化的制度成因分析[J]. 周俊.  政治学研究. 2014(05)
[4]行业协会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类型及其实现机制——一项多案例的研究[J]. 郁建兴,沈永东,吴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6)
[5]产业共性技术与行业协会的组织匹配——以温州为例[J]. 周建华,郑慧.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6]清洁生产技术、政府责任与行业协会职能——以温州合成革行业为例[J]. 周建华,张建民,江华.  华东经济管理. 2011(07)
[7]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为案例[J]. 江华,张建民,周莹.  社会学研究. 2011(03)
[8]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的企业技术创新机理与实证研究[J]. 陆立军,赵永刚.  经济问题探索. 2010(11)
[9]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 余忠,李秀珠,陈小玲,石德金.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5)
[10]我国共性技术筛选标准研究[J]. 任丽,沙凯.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6(03)

博士论文
[1]区域体系下的共性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 周学政.中共中央党校 2008
[2]区域创新网络与共性技术研发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易将能.重庆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93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093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8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