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研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manufacturing trade shows a trend of rapid growth, which accounts for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By constructing an extended gravity model, this paper selects 56 main trading partner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trade flows since 1990, and finds out the factors of manufacturing value-added and population. The level of per capita income and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manufacturing trade flow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gravity model to explain the manufacturing trade pattern between China and its main trading partners, and to find out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xport flow and flow direc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 as to improve the trade performance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provide for reference research basis.
【作者单位】: 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建投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研究-母国制度的视角”(批准号:10YJA630058)
【分类号】:F424;F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常黎;胡鞍钢;;中国制造业贸易的要素含量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2 文东伟;冼国明;;垂直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3 汪琦;;本土技术创新、外国技术溢出与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优势互动性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11期
4 毛日f;;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5 徐永辉;;中韩制造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对中国制造业贸易平衡影响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6 曾铮;张路路;;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7 佟家栋;刘钧霆;;中国与日韩制造业贸易调整成本的经验研究——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8 陈世波;;中国高端制造业贸易在美受阻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良;侯铁珊;;出口农产品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2 吕佳;;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3 党琳静;;基于VAR模型的RCA与中国自主创新的经验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吴海民;王劲屹;;基于效率视角的“金砖四国”贸易竞争力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陈继勇;刘威;;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美中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1期
6 莫莎;刘朝霞;;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的实证研究——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9期
7 戴魁早;;中国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各行业和各地区面板协整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8 梁运文;张帅;;垂直专业化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层次传导效应[J];财经研究;2011年12期
9 喻春娇;陈咏梅;张洁莹;;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贸易利益——基于20个工业部门净附加值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2期
10 孙孟;;经济一体化下中国贸易发展与劳动力市场调整关系研究——“平滑调整假说”及其在中国适用性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强;美国对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4 向清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桂梅;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吴昊;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王虎;产业内贸易结构模式、分类体系对应及产品差异性的界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凌华;基于农产品贸易的中韩FTA可行性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靖;附加价值来源转化:基于技术进步与分工深化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朱秋琪;人力资本促进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陈奉磊;基于垂直型价值链治理结构的我国制造业升级路径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4 吴佩佩;中日工业制成品产业贸易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芦山;后危机时期中国与新兴经济大国贸易摩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6 陈刚;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分析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7 狄宣竹;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张奎亮;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陈艳;基于贸易品技术结构的中印贸易关系及贸易调整成本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10 钟文华;中韩电子信息产业贸易自由化的动态CGE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准晔,金洪起;中韩贸易结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2期
2 刘志彪,吴福象;全球化经济中的生产非一体化——基于江苏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3 刘建江;透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并存的合理性[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7期
4 杨长ng;;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对我国可能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11年02期
5 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04期
6 于铁流,李秉祥;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7 黄先海;韦畅;;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8 尹翔硕;进入新经济时期的美国贸易逆差──兼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9 盛斌;马涛;;中国工业部门垂直专业化与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10 陈明;张鹏;;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探析[J];经济师;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永昌;陈爱玮;;距离因素在中国外来直接投资与贸易流量关系中的作用[J];学习与探索;2008年01期
2 柳伟男;;关于距离效应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综述与探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付信明;;中国贸易结构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田晖;蒋辰春;;文化距离与国际贸易流量研究的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22期
5 于洋;;中国省际贸易流量再估算与区间分解[J];中国经济问题;2013年05期
6 阚大学;罗良文;;文化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实证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贺刚;;汇率波动与贸易流量: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阚大学;吕连菊;罗良文;;制度差异与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实证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J];经济经纬;2013年02期
9 郑磊;;中国与北美自贸区成员国贸易流量关系研究——基于生产和贸易视角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3年12期
10 刘建党;杨贞;;中国内地与香港贸易流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16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开放导报;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和平;大摩呼吁为央行减压[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以明;汇率变动对山东省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吴志力;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贝;语言对中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趋势[D];山东大学;2014年
4 马赛;CEPA对内地与香港贸易流量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付竞卉;汇率波动与贸易流量关系的经验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高凌;ECFA的实施对两岸贸易流量和结构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龚家珍;中国与欧盟贸易流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70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170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