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自由化条件下我国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兼论二元金融之间关系及其经济影响

发布时间:2019-12-01 04:36
【摘要】:近几年来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成为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主要从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中小企业主要从非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形成了相对割裂的二元金融结构。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抑制是我国二元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弱化二元金融也成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动力。始于2011年初的温州债务危机使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加强民间借贷的疏导与监管、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实现非正规金融的阳光化与合法化等日益成为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2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陈爱林;金融结构的理论、现实与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崔慧霞;农业资金投入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陈跃雪,吴先忠;京郊农民储蓄行为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宋岩;浅论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借鉴[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7 毛泽盛;金融深化论与发展中国家金融创新[J];商业研究;2002年08期

8 孙家良;金融抑制与消费需求[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9 李伟明,张永生;对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10 丛丹阳;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审视和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明贤;文春晖;;我国融资制度创新的障碍分析及绩效改进[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柯杰;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7 胡援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张志杰;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晓霞;中小企业融资与非正规金融[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陈浩;中国金融体制转型中的利率市场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伟;我国土地信用制度构建的探索与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刘卫江;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6 张京;我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兼论利率市场化[D];西北大学;2001年

7 周少波;金融压制与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8 周英;中国国债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9 卓越;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D];湘潭大学;2001年

10 贾红刚;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绩效的实证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雪军;从温州看民间金融与主体金融的关系[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3 常永胜;信用互助和团队重复博弈——中小企业融资的出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7期

4 王信;台湾的中小企业融资及对大陆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05期

5 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6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7 胡必亮;村庄信任与标会[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8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9 罗丹阳;殷兴山;;民营中小企业非正规融资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10 刘晓光;叶蜀君;;非正规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J];技术经济;2005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敏;信息甄别机制与金融深化——温州金融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傅爽;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英祺;陈静婷;;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问题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2 伍莉;;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3 蔡婷婷;;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非正规金融的关系——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倍差法分析[J];中国市场;2011年18期

4 常克;;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的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2期

5 李涛;;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1年21期

6 任瑞敏;;农村资金互助社存在的基础及其发展方向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7 胡元聪;莫小坤;;国家有效干预下我国农村金融消费市场的构建[J];南方金融;2011年07期

8 赵振宗;;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家户福利的影响——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J];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9 马光荣;杨恩艳;;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创业[J];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10 王楠;杨海芬;;农村金融供需差异调查——基于河北省674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卓凯;;非正规金融、企业家甄别与制度变迁:理论与经验[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李定;;山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岩;卢颖;;日本非正规金融中介——互助会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邓岩;;基于制度均衡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思路[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5 王静;周宗放;霍学喜;;信贷配给突变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梁志坚;;农村金融创新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张震;;民有金融、民间财团和社区银行——基于浙江温州、台州案例的比较制度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 徐 忠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沈明高;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可相互补充[N];证券日报;2005年

2 资深财经人士 新平;对非正规金融多一点关爱[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王曙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阻断二元金融结构 建立普惠金融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彭兴韵;非正规金融不应受到歧视[N];中国证券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晓萃;非正规金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6 郭茹;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互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冉学东;夏斌算账:2004年1.66万亿投资来自非正规金融渠道[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让非正规金融回归正规轨道[N];发展导报;2003年

9 邹节庆;非正规金融正规化路径选择[N];金融时报;2004年

10 朱建武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农村非正规金融应“治之于未乱”[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柳;企业非正规债务融资中的信用服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于丽红;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劲松;非正规金融市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风科;非正规金融视角下的地摊银行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车丽华;我国非正规金融规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9 吴言林;金融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融资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穆林;中国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模式选择、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峥;我国一级半股票市场浅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卢立香;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3 刘杰;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垂直连接”的理论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宗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余振武;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董z,

本文编号:2568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68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