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目标制与汇率目标制不能共存吗
发布时间:2023-05-04 01:50
基于汇率传递的风险溢价渠道,本文将我国利率调控通胀、外汇储备对冲干预汇率纳入新凯恩斯政策模型,构建双目标双工具政策分析框架,比较泰勒规则与双目标双工具规则下通胀目标与汇率目标共存的经济机制与效应。本文模拟显示:(1)双目标双工具政策框架下通胀目标与汇率目标能够共存,此时通过影响汇率风险溢价来盯住汇率不影响通胀;而单工具政策下两目标无法共存,此时降低国内资产的收益率盯住汇率会刺激居民的消费行为引起通胀。(2)国际资本冲击下,双目标双工具政策在固定汇率的同时能保证经济稳定;而当贸易条件恶化时,选择完全浮动汇率制度最优。央行政策损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3)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深入,外汇储备稳定汇率的有效性将下降,冲销成本会大幅提升。资本账户开放下,双目标双工具政策仍是央行抵御外部资本冲击的首选政策;但是汇率市场化后,通胀目标制与双目标双工具政策效果基本无差异。本文结论的启示是:面对国际资本,需必要的汇率管制;但是面对贸易冲击,可适度提升汇率弹性来减少冲击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框架构建
(一)框架构建
1.基于风险溢价的居民行为决策。
2.厂商行为。
(1)最终品厂商行为。
(2)中间品厂商行为。
3.央行行为。
4.市场均衡。
5.外部冲击。
(二)模型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四、通胀目标制与汇率目标制能共存吗
五、两目标制共存效果模拟分析
(一)抵御外部冲击效果分析
1.面对国际利率冲击。
2.贸易条件恶化。
(二)央行政策损失函数分析
(三)两目标制共存的可持续性分析
1.金融改革逐步开放对未来外汇干预效果与冲销成本的影响。
(1)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下模拟。
(2)汇率弹性逐步增强下模拟。
2.金融改革逐步开放对双目标双工具政策福利损失的影响。
(1)资本逐步开放下模拟。
(2)汇率弹性增强下的模拟。
六、结论
本文编号:3807706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框架构建
(一)框架构建
1.基于风险溢价的居民行为决策。
2.厂商行为。
(1)最终品厂商行为。
(2)中间品厂商行为。
3.央行行为。
4.市场均衡。
5.外部冲击。
(二)模型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四、通胀目标制与汇率目标制能共存吗
五、两目标制共存效果模拟分析
(一)抵御外部冲击效果分析
1.面对国际利率冲击。
2.贸易条件恶化。
(二)央行政策损失函数分析
(三)两目标制共存的可持续性分析
1.金融改革逐步开放对未来外汇干预效果与冲销成本的影响。
(1)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下模拟。
(2)汇率弹性逐步增强下模拟。
2.金融改革逐步开放对双目标双工具政策福利损失的影响。
(1)资本逐步开放下模拟。
(2)汇率弹性增强下的模拟。
六、结论
本文编号:380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80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