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浅议我国央行加息

发布时间:2015-03-08 17:57

李斌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4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在今年的第二次加息,与上次加息时隔不到两个月,或许也从侧面上反映出3月份CPI数据不容乐观,其政策意图也十分明显,抑制通胀,促进经济稳定运行。

关键词:加息,通货膨胀

1.       央行加息的背景分析

自从20101月份监管部门收紧货币信贷开始,伴随着CPI的持续走高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渐渐增大,以及经济运行的迅速回暖,自20101019日央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以来,本次加息已经是第四次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减少流动性,抑制CPI持续上涨

纵观我国2010年的CPI数据,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今年1月份、2月份更是分别同比上涨4.9%4.9%, 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年3月份的CPI数据可能会再创新高,达到5.2%,上半年我国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分类数据显示,食品价格上涨仍然是CPI上涨的最大动力,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最为明显。在春节后学校开学,食堂饭菜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外面小饭馆的饭菜也上涨0.5元至1元不等,以重庆市人民最热衷的小面为例,有的地方已经涨到6元一碗。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21日至27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小幅上涨,其中肉类价格上涨1.1%,粮食价格上涨0.6%,蔬菜价格上涨0.5%,食糖、食用油价格也小幅上涨。除了食品价格上涨,居住类价格的上涨也直接对CPI作出了贡献,其中房租的普涨让不少租房户感到了压力。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正处于通货膨胀风险加大的非常时期,如果不加以治理,要实现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以内,将面临重大挑战,甚至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其恩格尔系数比较高,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尤其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不断飙升,农民将大部分收入用于食品支出上,很难有闲置资金进行其他消费,从而会造成市场消费萎缩,经济放缓,更会进一步促进城乡贫富差距加大,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导致价格信号失真,使生产者难以判断市场真正的需求情况,产业结构发生扭曲,从而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失调,到了后期就会出现经济萎缩,直接造成国民经济的衰退。

1.2.     抑制房价的需要

我国目前居高不下的房价,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国长时间的低利率政策,由于存贷款利率偏低,因此房贷利率也偏低,其形成的房价也是此低利率环境下形成的一个被严重扭曲的房价。一方面,由于低成本资金的存在,使得不少投机者将大量资金注入楼市炒作,谋取高额利润,不断推高房产价格。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扩大,使得实际利率长期为负,老百姓不愿意把钱存入银行里,再加上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太完善,投资渠道有限,于是老百姓产生了对住房的非刚性需求,利用购房来进行保值增值,进一步加剧市场投机行为。央行计息无疑对楼市投机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加息会提高投机者的资金使用成本,遏制其投机欲望,对老百姓来说,也会降低其非刚性购房需求,另一方面,加息会提高开发商的开发成本,迫使其为早日回笼资金而降价出售房产。

1.3.     国际背景的影响

从国际形式上看,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迅速,通胀压力加大,各国纷纷亮出加息武器。112日,泰国央行再次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2.25%,这是泰国央行自去年7月份以来的第四次加息,泰国央行同时暗示,将继续提高贷款成本以控制通货膨胀。119日,巴西央行的决策委员会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基点,至11.25%,这也是该行自20107月以来再度加息,旨在向国内外投资人展现当局采取压力措施遏制通胀的决心。印尼央行24日宣布,将该国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6.75%,称通胀压力升高。317日,印度央行宣布将存贷款利率各提高25个基点,调整后分别为5.75%6.75%,这已经是该行自去年3月以来第八次加息,旨在从需求方面入手遏制通胀压力。此次央行加息也是纵观国际经济发展局势,反观我国当前面临的通胀压力做出的重要举措。

2.       加息带来的经济效应——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1)根据凯恩斯投资需求理论,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上升,则投资需求量减少;利率下降,则投资需求量增加,用公式表示为I=e-dr,其中I代表投资需求,e表示自主投资支出,r代表实际利率,d表示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系数,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在一定时期通货膨胀率一定的情况下,名义利率提高,实际利率也会提高,即r增大,投资需求减少。央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使得投资者的信贷资金使用成本增加,投资意愿减少,投资下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占第一位,加息使得投资需求下降,会带动整个宏观经济社会的总需求下降,从而使经济降温,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2)从居民普通消费上来说,央行加息会抑制部分居民的消费欲望,特别是超前消费的欲望,会使居民将钱存入银行以赚取更多的利息。20113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发布《2月重庆市金融运行简况》,其中显示,2月末,重庆市人民币存款余额13913.16亿元,当月增加308.90亿元,同比多增69.09亿元,比年初增加456.61亿元。住户存款持续增长,呈现活降定增态势,2月份储户存款新增99.93亿元,其中活期存款当月减少71.76亿元,定期存款当月增加171.69亿元。这种现象很明显是受2月份加息的影响,导致部分居民提前还贷,,造成活期存款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居民对提高存款基准利率比较敏感,为追求更多的存款利息收入,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的减少直接导致M1的减少,从而减少流动性,减轻通胀压力。

其他方面,央行加息使得贷款利率提高,资金使用成本上升,这样会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机制,将那些资金使用成本效率低下,技术落后的企业淘汰出市场,并且带来警示作用,使得企业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资金利用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长远来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加息带来的储蓄效应也会使金融机构吸收更多存款,挖掘社会闲置资金,为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

3.       加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随着贷款利率的提高,购房者的还贷压力会加大,据有关机构统计,本次加息,五年以上贷款利率已升至6.80%,这意味着如果是100万的房贷款,按基准利率20年按揭的话,每月月供就得7633元,增加了118元,而利息总额将由80.35万元增加到83.2万元,这对于房奴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另外,加息必然会对外国热钱产生吸引,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美联储126日在2011年的第一次议息会议结束后表示。为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继续将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水平不变,并按原有计划推进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本中央银行47日宣布,将继续维持去年10月起实施的零利率政策。欧洲中央银行当地时间7日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现行的1%提高0.25个百分点至1.25%。而我国此次加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到3.25%,造成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形成较大的利差,必然会使得大量的国际热钱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追逐利润。中国人民银行312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外汇占款为5016.48亿元,该数据远高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外贸顺差之和。今年1月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是100.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64.5亿美元,合计两个渠道流入的外汇净增量仅相当约人民币1087.68亿元人民币,热钱流入信号凸显,这与去年两次加息不无关系。热钱涌入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会使得我国出口下降,这对于我国的外贸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4.       结束语

此次加息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第四次,或许这是继2007年以来的又一个加息周期,但是加息一定要处理好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必然会导致经济降温,在加息政策的使用上也一定要平衡好二者关系,因此,央行每次提高0.25个百分点,虽然依旧没有改变存款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但是这也是根据我国经济实际及周边国际环境情况制定出的合理幅度。不管怎么说,加息已经凸显了我国政府抗击通货膨胀的决心,对于普通来百姓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参考文献:

[1]高鹏洋.《我国央行加息背景与效果》[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45

[2]郑朝阳.《对央行加息的经济效应和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6):91-92

本文连接: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6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