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SWF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解析
美国等发达国家某种程度上也需要通过资本项目的盈余来保持内外收支的平衡,或者说这种需要也给中国SWF的大量进入美国提供了某种契机。
(单位:亿美元)
年份
经常项目逆差
石油商品逆差
日本
中国
韩国
新加坡
1987-1991
4714
1718
2147
352
296
89
1992-1996
4035
2142
2812
1400
82
120
1997-2001
12544
3060
3411
3422
380
57
2002-2006
30056
7006
3827
8232
481
-190
5615
2314
762
2141
80
-147
总计
57344
16270
32004
15506
1004
-78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相关统计数据
2、美元的持续贬值也给贸易顺差国进行外汇储备的增值、保值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客观上加快了各国利用外汇储备建立SWF的步伐。2002-2008年,美元兑欧元汇率从1.12下降到0.65,降幅达到42%。持有过多外汇储备的效率损失、汇率风险及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使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成为当务之急。多数以美元计价的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缩水,在短期内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强势地位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中国能够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保值策略,保护本国的外汇资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SWF扩大股权性投资,成为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手段。
的形式提高外汇储备收益。截止的平均年收益率约为22%(余永定,2007)。中国一方面输入收益率仅为4.49%的债权,另一方面却输出收益率高达20%以上的股权。这种“以债权换股权”的格局持续时间越长,对中国整体福利的损害就越大,提高外汇投资收益是自身的理性选择行为。
(单位:%)
年份
美国CPI
美元汇率变动
对美直接投资收益率
公司债券利率
2001
2.8
5.4
0.9
7.08
3.45
4.09
5.02
5.63
2002
1.6
0.6
2.9
6.49
1.72
3.10
4.61
5.43
2003
2.3
-6.0
4.3
5.66
1.68
2.10
4.01
4.96
2004
2.7
-4.6
6.2
5.63
1.61
2.78
4.24
5.04
2005
3.4
-2.6
6.5
5.23
3.50
3.93
4.29
4.61
2006
3.2
-2.0
--
5.59
3.60
4.27
4.8
5.00
平均
2.67
-1.53
4.26
5.95
2.73
3.46
4.49
5.11
4、巨额的外汇储备需要通过SWF的方式来冲销。外汇储备飙升是目前中国国内出现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的罪魁祸首。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积累外汇储备的过程,同时也是向金融体系注入基础货币的过程。尽管中国政府已经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定向票据、利用特别国债实施回购操作、与商业银行进行货币互换等方式进行了冲销,但是由于冲销的成本不断上升,造成冲销终将变得难以为继。目前中国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化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而一旦泡沫破灭,其对实体经济、金融体系和居民福利的打击将是非常惨烈的。成立中国SWF,将有助于将存量外汇储备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转出(缓解央行冲销压力和流动性过剩),是势在必行、水到渠成的制度创新。
5、金融全球化为SWF的全球运作提供了广泛的渠道。首先,金融全球化促使金融市场更加开放,这有利于资本的流动。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金融合作,金融创新步伐加快。同时,各国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使资金的跨国结算成为可能。这为金融资本的大规模集中和流动提供了健全的技术手段和体制基础。其次,金融全球化扩充了金融产品种类,扩大了SWF的投资品种。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出现,加大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增加了流通种类,使SWF在进行投资时能够有多重选择,SWF建立后,可以采取多种手段避险增值。最后,金融全球化保证了基金跨国投资的有序进行。金融全球化推动了国际投资的发展,各国针对国际投资活动积累了大量经验,国际组织也对国际投资活动制定了一系列规则来规范国际投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SWF国际投资的有序进行。
1、分散风险。经济严重依赖于出口换取外汇盈余的国家,为了避免短期产出波动导致经济大起大落,需要设立SWF,对SWF进行多元化投资,延长资产投资期限,提高长期投资收益水平,旨在跨期平滑国家收入,减少国家意外收入波动对经济和财政预算的影响。考虑到出口贸易的波动性以及汇率风险等因素,通过国际化投资和多样化资产组合投资,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国家SWF能够广泛投资于多种行业、多种投资品种以及不同类型国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分享世界经济增长的成果,有效减少对某一经济体或者某一投资品种的依赖。
冲销市场过剩的流动性。按IMF的定义,SWF所掌握的外汇资产被划入官方外汇投资,在国际投资头寸表HP当中体现,不在国际收支平衡表BOP中体现,以SWF形式用于中长期投资的外汇资产不属于国家外汇储备。SWF以投资公司身份通过对国内市场主体发行外汇基金债券,吸纳国内过剩的流动性,将筹集来的资金购买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资产。从央行的角度来说,通过这样的转化,不仅提高外汇资产的使用效率,也缓解了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带来的升值压力、冲销压力,降低货币政策的持续扩张。
3、追求更高的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率。采用更为活跃积极的投资管理方式,进行风险资产的最优组合,以获得比传统外汇储备管理更高的回报率。从传统的储备管理来看,中央银行一般将其持有的外汇储备投资于高级别政府债券、低风险货币市场工具等,而SWF则能够进行多品种的投资以获得较高收益。
4、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培育世界一流的企业,更好地体现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利益。首先,SWF可以被用来协助特定产业的重构,促进本国特定产业的发展。这一方面是配置国家财富资产,另一方面也不排除要对全球战略性资产获得一定的控制权,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和持续发展。其次,通过SWF进行海外并购,可以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在国际市场上,美元持续贬值,收购美国企业股权已成国际并购主流。而近期美国经济遭受次贷危机和经济萧条,在此时以低位投资美国企业股权是进行国外投资的好时机。并购往往需要巨额资金,所以在并购投资中SWF是投资主力。
5、增强参与国际金融体系重建的实力。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和改善经济质量的需要,SWF可以作为投资者实质性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基金投资策略的变化,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改变不公正的旧经济金融秩序,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利益。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正如个人预防性储蓄动机一样,中国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以应对潜在社会经济危机和发展的不确定性。以科威特为例,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科威特之所以能够重新获得独立并重建家园,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科威特投资局所积累并管理的SWF。
7、为了保障子孙后代的福利。跨代平滑国家财富,为子孙后代积蓄财富。一国的资源总有被耗尽的那一天,到时候该国居民将依靠什么生存,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因此利用当前收入创建基金,为子孙后代提供其他形式的资产,是一种未雨绸缪、目光长远的投资。
1、有助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主权投资基金具有投资长期性和低杠杆率,SWF在全球金融市场起到稳定作用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长期投资者的资产主要是一个国家的闲置资产,并不存在举债融资头寸,所以不太可能出现临时性地将资产进行变现或清算的压力。第二,巨大规模的SWF强调追求资产组合再配置的渐进性,因此,他们业务本身的特点就限制了价格逆转效应。第三,SWF投资有助于加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使全球投资更加多样化,更大地增加了市场有效性并降低了市场的波动性。第四,SWF作为一种长期投资角色,采取“购买并持有”的策略,不面临分红、赎回压力,不存在抛售问题,不会面对投资人突然提取资金、产生撤出投资的压力,所以当金融市场出现短期性的巨幅波动的时候,SWF也不太可能因此改变其资产的战略性配置。第五,从国际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SWF有助于以更高的效率在各国之间分配初级商品盈余所带来的收入,并加强市场流动性(包括在全球金融紧张期间)。在次级房贷危机中,各国SWFs总共向欧洲和美国银行注入超过400亿美元的资本,在帮助稳定市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SWF改变国际资本流动方向与市场机会。中国一方面积累大量的外汇资产,另一方面又通过SWF投向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达国家又将这些资本整合后又投入到经济飞跃发展的新兴国家。因而,SWF在发达国家的投资有助于维持全球资本流动的相对均衡。不过,如果SWF的多元化投资得到充分发展,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向。
3、推动全球金融利益格局深层次的调整,对世界经济新格局具有积极意义。中国的SWF的崛起,将改变东西方的实力对比以及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实力差距,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通过将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发达国家公司的股权,中国可以逐渐从传统的发达国家的债权人转变成资产所有者。SWF是增强中国在贸易谈判、技术获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议价能力的一个有用武器,将改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由于SWF投资范围广泛,并不像一国外汇储备那样集中于美元资产,因而有助于提高其他货币尤其是欧元在国际投资中的份额,从而有助于降低国际经济贸易对日益贬值美元的过度依赖,促进国际经贸的健康发展,进而有利于稳定国际经济秩序。有助于实现从美国霸权的单级格局,向欧洲大陆、亚洲、石油出口国获得更多经济权力的多级状态的权力转移。
1、弱化美元霸权地位。SWF的蓬勃发展代表着新兴经济市场国家对世界经济地位的取得,它们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武器,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缩小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实力差距。SWF对美元资产的转移,将影响美元汇率并最终影响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相对重要性,也将迫使美国实施更为谨慎的财政政策并处理贸易失衡。其发展还将促进日元、欧元、英镑等货币国际储备地位的提高。由于SWF对某一国家的投资,将提高该国货币的储备需求,因此SWF将影响国际储备货币和美元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各国通过SWF进行外汇投资多元化的尝试,还会影响美元汇率的稳定性,降低美元作为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的吸引力。美国国债的投资回报率降低,意味着外国不愿再持有美国的资产和债权,这将可能导致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从而危及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
2、减少对美国国债的购买。在SWF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之前,主要外汇储备国使用外汇储备的主要方式是购买美国国债,是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力。国外源源不断的外汇储备流入美国国债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关键是为美国经济提供了必要的资本。美国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赤字是近30年来影响美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大因素,美国主要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这一资本缺口,而购买了这些国债的外国政府也因此成为美国赤字的“重大平衡者”。各国建立SWF的初衷是要实现外汇投资多元化,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这意味着SWF很可能不准备继续购买,甚至是减持美国国债。如此一来将打断美国已经习惯的借款模式,甚至导致无款可借的困窘局面。
3、有违美国所认定的金融自由化。美国金融产业的发展大大领先于世界其他地方,国际竞争力也最强,毫无疑问,美国的金融产业是金融全球自由化的最大得益者,而金融全球自由化对推动美国金融霸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无论是在全球性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如乌拉圭回合谈判,还是在地区及双边的贸易协定谈判中,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美国政府都极力把推进金融自由化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推行的金融自由化虽然涵盖很多内容,包括金融市场开放、外国进入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等,但其中的关键是要求取消政府干预。SWF的出现显然有违美国所认定的金融自由化。SWF是由主权国家控制的,投资什么领域,选择什么时机都由国家控制的政府投资公司甚至政府本身直接决定。美国担心,国家控制的基金不会是纯粹商业性的,有时候会含有政治和战略考虑,这会给美国的全球利益带来损失。
4、如果SWF出于投资多样化的考虑,减少美元资产持有,更多投向全球股票指数,流入美国的资本减少会导致真实利差增加和美元贬值。如果中国SWF的对外投资模式被其他国家或其他私人投资部门认为是有利的和可行的,那么就会产生颇具吸引力的示范效应,这无疑会对美国全球金融战略构成巨大障碍。
5、削弱美国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控制。IMF是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紧密合作形成了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组织性网络。但由于美国在其中占有关键的份额,IMF等国际金融组织一直受到美国的巨大影响。IMF常常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优先考虑和维护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利益。正是借助IMF等工具,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获得了制度上的保障。目前,IMF等国际金融组织对国际金融体系及成员国所发挥的作用突出表现为汇率政策监督和提供条件性贷款两个方面。而SWF的成立,会通过降低其在这两方面的功能而降低IMF等国际金融组织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控制力,进而削弱美国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控制。比如,从汇率政策监督来看,效果发挥的前提是各成员国政府要公开外汇储备使用情况,货币政策及汇率政策的信息等。但各国政府成立SWF后,对于SWF的操作情况并无义务向IMF汇报。这必然导致IMF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控制力下降。再从提供条件性贷款来看,不少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缺少资金开发,它们为了获得IMF的资金,不得不接受IMF提出的反映美国意愿的苛刻条件。然而,在有了SWF后,SWF国家有可能通过基金途径直接或间接地给予这些国家无条件借款,或购买其自然资源,这也会导致IMF作用的降低。总之,SWF的出现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国际金融格局,而且会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约束美国在其中的金融霸权。
参考文献:
华盛顿: IMF, 2007.
2) 蔡文清.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启航[J].中国市场,2007,(46).
3) 李扬,余维彬,曾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J].国际金融研究,2007,(4).
4) 宋国友,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与美国金融霸权,现代国际关系,2007(9)
5) 钟伟.从SWF看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定位[J].中国发展观察,2007,(9).
,本文编号:17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