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浅谈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发布时间:2015-03-15 09:40

徐志安   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杨柳煤矿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发展至今,国民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已跃至世界第三位,然而伴随这种高速发展,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情况极为严重,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从而提出实现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措施,以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1  循环经济的概述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从而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兼顾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二者的关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发展经济又不牺牲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目前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也积极将相关的内容列进去,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得到协调发展。

2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实现持续振兴的必然选择。传统煤炭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为此不仅付出了环境恶化、生态退化、资源浪费、经济受损的惨重代价。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新型的煤矿经济结构与模式,是摆脱这一局面,使企业走上全面持续振兴的根本出路,是煤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有效实现形式。

2.1  煤炭企业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优势

煤炭企业站在资源开发生产的源头,具有相对自主的资源优势;同时拥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综合资源优势;国家倡导和扶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人力、场地、基础设施等优势。煤炭企业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业优势和迫切需求。煤炭工业以煤炭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是全社会物质资源流动最大的行业之一,也是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排放最多的行业之一。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煤炭采掘和洗选加工仅仅是产业链和产品链的起点。煤炭的多种共伴生矿物,乃至受开采损害的土地都是资源,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经济价值。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述种种却都是环境问题,无论排放还是堆积,都会污染环境,还要承担排污费等经济责任,而变粗放、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为高效率、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是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2.2  发展循环经济将为煤炭企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煤炭企业面l临资源枯竭的境地,迫切需要在传统生产的下游继续开拓新的加工利用领域,尽力延长产业链条和产品链。产业链和产品链的延伸,,生产所需资源和能源供给的内部化,污染物的减量与资源化,新产业的兴起和就业机会的增加等等,都会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物资,据统计,2009年,我国能源总消费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国。2009年在进口4.5吨石油情况下,仍然出现能源严重短缺的。我国1亿美元GDP能耗为13万一14万吨标准煤,是美国的2.15倍、日本的4.15倍、韩国的4.5倍、德国的3.48倍、巴西的401倍、印度的2.24倍;钢耗是美国的4.8倍、日本的5.5倍,能源利用效率低。显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给当代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迫切需要改变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尽快推行循环经济,包括在工厂内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工业生态园、大力回收利用废水、废渣和废旧物品等多方面。这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3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长期以来,伴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炭企业在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已对煤炭资源造成了触目惊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环境形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进入新世纪,煤炭企业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将传统经济活动“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单向流动改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循环流动模式,通过向“两低一高”的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3.1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变粗放、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生态化、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煤炭企业必须树立循环经济科学的发展观,以建立科学生态工业链为主线,以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回收利用等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生态工业园为载体,以社会、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为目标,努力探索煤炭工业新型工业化模式,走出一条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煤炭企业推行循环经济,不但要有总的发展思路,还必须有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具体模式。结合中国煤炭产业“十五”发展规划,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本文在大量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为对象,研究构建煤炭企业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3.2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设计

3.2.1  规划设计原则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经济活动应该成为“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资源”的闭环运行系统,因此应把煤炭企业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而不是个体的简单联合加以研究。所以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的规划原则应该坚持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循环经济基本理念为指导,以企业生产流程为核心,将煤炭企业打造成物质、能量高度集成,信息传递流畅,价值快速增长,人力资源充分开发的生态经济系统。

3.2.2 规划设计的类型

从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实际来看,国家对于小煤矿继续实施关停,对大中型煤矿进行整合,实施大集团战略政策,所以作者以国有重点煤矿为重点研究对象是符合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实际的。对于国有重点煤矿而言,多数存在着新矿区开发和老矿区改造,因此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的规划设计可以相应分为新矿区开发和老矿区改造两种类型。

一是老矿区的改造。煤炭企业老矿区的规划设计主要表现为将现有单位进行整合,按照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工链。大多数老矿区陷入了资源枯竭,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困境,企业怀有恢复一境、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愿望。虽然困难重重,但经过多年的发展,矿区生产、生活设施齐全,对于打造生态工业链来说,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在转变企业发展思路的条件下,通过整台现有的生产单位,适当补充生态工业链条的缺失环节,就能够以较少的资金投入,使企业发展步入循环经济模式的轨道。

二是新矿区的开发。新矿区没有老矿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但必须防范于未然。这就要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在新矿区规划上,既可以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独立的生态工业链网,也可以与老矿区组成虚拟工业链网,二者互通有无,相互补充。例如,部分企业在现有矿区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正在积极开发矿区。由于两个矿区在地域上的差异,所以在新老矿区间就适宜采用构建虚拟工业园的形式。一方面发挥老矿区空间、煤炭加工处理优势以及其他现有的工业基础,为新矿区的开发发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另一方面,新矿区的开发要在自身结构优化的同时,充分考虑老矿区的需求和能力,避免重复建设。新老矿区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集成,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4  结 语

总之,煤炭企业要发展,既要加强自身内部建设,又要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行业方针政策的指导,离不开社会舆论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尽快完善我国循环经济的各项政策,加强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宣传与指导,应成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国家要将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到国家长期发展规划中。

参考文献

[1]孔莉芳.煤炭行业需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06

[2]练绪宁,曾家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现状.企业经济.200410期.

[3]周仁,任一鑫.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401.

[4]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环境保护.2 004.1.3-8

[5]()艾瑞克·戴维森.生态经济大未来.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本文编号:17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