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对兵团农业“走出去”战略内涵及其重点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3-15 08:45

摘要:农业“走出去”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走出去”战略的发展过程来看,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内涵不断丰富,形式多样。掌握兵团农业“走出去”的内涵与重点,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对加快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兵团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走出去” ;战略;内涵;重点

一、“走出去”战略的形成与发展

“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走出去”战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九五”计划前的探索与计划期的雏形,“十五”计划期的正式提出与“十一五”计划期的全面落实过程。

年,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2年,在党的第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0310月,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走出去”战略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是适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2005年十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鼓励境外工程承包与劳务输出,扩大互利合作与共同发展。2006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我国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

目前,在“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战略框架下,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由此可见,“走出去”战略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深化与完善的过程。

二、兵团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配合国家外交政策

(二)有利于保障国内粮食资源有效供给

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加剧了耕地减少的趋势,农业用水形势也日趋严峻。作为人口大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始终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立足点。在扩大农产品有效进口,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以促进粮食增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境外土地、水源、水产等自然资源,建立稳定、可靠的境外农产品供应基地,已经成为农业“走出去”的必然选择。

(三)有利于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在农业经营技术方面,兵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模式,与国外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相比,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不明显;另外兵团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极大地限制了兵团农业企业总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通过不断吸取和利用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促进兵团农业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在集约经营、增产提质、转化增值、提升拓展等方面的潜力,使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达到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终目的。

三、兵团农业“走出去”战略内涵及重点

四、加快实施兵团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二)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三)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强化对东倒国的研究,充分利用各种金融性政策工具,对危机后的国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研究、分析与评估。同时,各部门要加强协调与沟通,掌握对外合作的主动权,完善境外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

(四)加快培养行业协会

 

参考文献

1.课题组:《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架构和对策》,国际贸易论坛 。

2.翟雪玲 韩一军《制约我国农业走出去的不利因素及未来发展战略》,,调研世界,2006年第11期。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走出去”战略研究(09XJY026)成果。



本文编号:17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c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