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由来与现状解构
本文选题:制度经济学 切入点:制度变迁 出处:《改革》2017年01期
【摘要】:新古典学派和演化学派的制度经济学呈现出相辅相成的状态,是对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不同秩序类型的反应。制度起源理论、制度比较与选择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及其变迁与经济增长、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构件。新古典制度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完全理性与完备契约、不完全理性与不完备契约两个主要发展阶段。下一步,制度经济学应进一步解决或探索如下基本理论问题:制度分析是基于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制度是构建的还是演化的;演化和博弈是否可以通约;制度与技术谁决定谁;制度的计量与绩效评估。
[Abstract]:Th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f neo-classical school and evolutionary school is a complementary state, which is a response to different types of order widely existing in human society, such as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origin,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omparison and choice,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Enterprise theory, institution and its vicissitude and economic growth, state theory and ideology theory constitute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ory. The development of neoclassical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has experienced complete rationality and complete contract. In the next step,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should further solve or explore the following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whether institutional analysis is based on individualism or collectivism, whether institutional analysis is based on individualism or collectivism, whether institution is constructed or evolved; Whether evolution and game can be agreed; who decides who decides the system and technology; the measur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ystem.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分类号】:F091.3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清史研究;2016年04期
2 黄少安;韦倩;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学术月刊;2016年09期
3 梁晨;董浩;李中清;;量化数据库与历史研究[J];历史研究;2015年02期
4 于立;;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问题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J];改革;2011年04期
5 黄少安;;制度经济学中六个基本理论问题新解[J];学术月刊;2007年01期
6 童泽恒;制度变迁、收入增长与中国居民消费[J];改革;2000年03期
7 道·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J];改革;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顺平;夏露露;罗志强;;中国政府组织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郭书剑;王建华;;论一流学科的制度建设[J];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02期
3 封欣蔚;杨小丽;杨咪;何宇;肖云芳;;PPP模式在我国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J];卫生经济研究;2017年02期
4 黄少安;;制度经济学由来与现状解构[J];改革;2017年01期
5 廖康礼;王玉勤;张永杰;;渐进与突破: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与优化的路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6年06期
6 胡恒;;数据库建设与清史研究[J];清史研究;2016年04期
7 任玉雪;陈必佳;郝小雯;康文林;李中清;;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与官员群体研究[J];清史研究;2016年04期
8 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清史研究;2016年04期
9 黄少安;韦倩;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学术月刊;2016年09期
10 路晓霞;;商事法治保障下的城市经济治理探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展;陈志武;;阶级身份、互联性交易、季节性与民间借贷——基于民国时期北方农村家计调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2 彭凯翔;;历史视野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近年中国经济史之计量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5年05期
3 梁晨;董浩;李中清;;量化数据库与历史研究[J];历史研究;2015年02期
4 陈志武;林展;彭凯翔;;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J];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5 杨友才;俞宗火;徐进;;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经典文献回顾与述评[J];理论学刊;2013年03期
6 梁晨;李中清;张浩;李兰;阮丹青;康文林;杨善华;;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7 孙圣民;;历史计量学五十年——经济学和史学范式的冲突、融合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8 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兼论相关史料的编辑出版[J];历史研究;2008年04期
9 李富强;董直庆;王林辉;;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10 郭松义;;清代北京的山西商人——根据136宗个人样本所作的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广奇;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5年07期
2 范炜烽;;论制度变迁理论的系统分析[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5年02期
3 田峥峥;李辉;;浅谈制度变迁理论分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年06期
4 杨依山;刘宇;;制度变迁理论评述[J];理论学刊;2009年06期
5 黄鑫鼎;;制度变迁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科学决策;2009年09期
6 道·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J];改革;1995年03期
7 李骥;;关于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比较制度分析和历史制度主义[J];实事求是;2014年02期
8 彭文平;制度变迁理论的新动向[J];经济学动态;2000年07期
9 李志强;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J];经济师;2001年12期
10 陈俊松;制度变迁理论的两种范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孙圣民;;制度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最新进展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建杰;谢罡;;略论制度变迁理论及其与我国社会稳定关系[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7 郭艳茹;;制度与经济增长,谁决定谁?——对近期制度研究重要文献的简单评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贺卫;;试论诺思的经济增长学说——制度变迁理论[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维闵;;方法、对象、结构与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彭涛;;Acemoglu,Aoki与Greif三者之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书星;从制度变迁理论看司法改革的路径选择[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亚坤;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当代价值[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2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秦泗阳;制度变迁理论的案例分析——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岳鹏;影响制度变迁的权力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纪婷婷;试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转变[D];吉林财经大学;2012年
6 张磊;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博弈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新立;关于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的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袁鹏举;制度效用有限论[D];湘潭大学;2007年
9 赵露;化肥法制的绿色变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92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69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