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从古典到现代:经济学从未离开过供给侧——对经济学史的一个简要评述

发布时间:2018-04-10 22:45

  本文选题:供给 + 需求 ; 参考:《甘肃金融》2016年11期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供给学派、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关于供给和需求的理论,重在说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重心从未离开过供给侧、生产端,对生产、供给、财富、增长等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的中心和主线,只是在为应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经济学中才第一次出现了系统的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文章指出经济学理论和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经济发展史都表明,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在供给侧、生产端,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优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为保证经济能够在均衡路径上发展,供给和需求二者都不可偏废。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theories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classical economics, neoclassical economics,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supply school, and modern macroeconomics.The study of production, supply, wealth and growth has always been the center and main line of economics.It was only in response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the 1930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in economics, a systematic macroeconomic theory, Keynesianism, centered on demand management, emerged.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history of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how that the source and power of economic growth lie on the supply side, the production end, and economic growth depends on the input and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such as capital and labor.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re the key to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economy can develop on a balanced path, supply and demand can not be biase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分类号】:F01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珏 ,杨宇 ,赵文博;中国政治经济学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J];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2 杨帆;一部独具匠心的研究成果——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J];理论导刊;1991年08期

3 黄家驹 ,杨永华;社会定义政治经济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4 吴凤华;社会主义经济学史的对象、主线、历史分期问题概述[J];理论教学;1991年05期

5 杨昌俊;;赋予社会主义经济学史新的境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评价[J];南方经济;1993年03期

6 金喜在;评《西方经济学史》[J];经济纵横;2001年08期

7 徐长玉;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的几个问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8 彭芳春;经济学史中的资本及其性质[J];江汉论坛;2003年04期

9 王亚南;;政治经济学史方法论[J];中国经济问题;1979年01期

10 王亚南;;怎样在政治经济学史教材的编写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J];经济研究;1978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 李踪;经济学史评介[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高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批判眼光下的经济观念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经济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世界经济项目研究主管 高连奎;亚当·斯密并没见过资本主义[N];企业家日报;2014年

4 姜奇平;信息化的计量新范式[N];光明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733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733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f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