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1:04
本文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流域生态补偿在现阶段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流域生态补偿通俗的讲就是使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主体得到补偿,而破坏流域生态环境的主体做出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要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现有的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的研究,对交易费用的研究较少。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流域生态补偿可以衡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效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定义为: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过程中,除生态补偿额之外的组织、执行、协调、监督活动所对应的成本。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与生态补偿的补偿额无关,但与补偿发生的次数有关。 流域生态补偿交易费用直接影响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效率,进而影响人们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是衡量补偿机制运作效率的重要指标。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按照补偿机制运作的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成本、水质水量等指标的监测成本、纠纷仲裁协商成本以及监督保障成本。组织成本包括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确定补偿双方、相关补偿条款协议的起草和制定等方面投入的成本,其中包括人、财、物等的投入;监测成本主要包括监测站的建立、监测设备的购置、监测过程所产生的费用以及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等成本;仲裁协商成本是指协商平台和管理机构的设立、运作和维护所产生的成本;监督成本是对流域生态补偿协议的实施进行监督,监督机构的设立、工作人员的日常开支以及人员的薪酬等。 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按照组织的主体主要分为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准市场补偿,每一种模式在实践中又有多种形式,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市场补偿适用于产权较为明晰,补偿参与主体数量不太复杂的情形。此时生态补偿主体易于确定,搜寻和谈判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这一情形下达到同样效果的市场补偿的交易费用要低于政府补偿。而在产权不明晰,交易主体较为复杂的情形下,政府补偿可以有效克服搜寻、谈判过程交易费用过高的问题,综合考虑整个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政府补偿要低于市场补偿,但是所能取得的实际效果不佳。结合国内实际环境,目前流域生态补偿更适合于准市场补偿模式。 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对流域生态补偿中交易费用内容的界定、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各部分交易成本的分析计量可以看出,要降低流域生态补偿的交易费用,必须在补偿模式的选择以及协议制定的过程中尽量降低监测的次数和纠纷发生的次数。同时,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需要配套机制的辅助和保障才能更加有效率的运作,,主要包括法律机制、补偿资金管理机制、仲裁协商机制、环境产权交易机制、反馈监督机制等。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 交易费用 补偿模式 计量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321;X196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23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9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7-19
- 1.3 研究方案19-21
- 1.3.1 研究内容19
- 1.3.2 研究方法19-20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20-21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21-23
- 1.4.1 主要创新点21-22
- 1.4.2 不足之处22-23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3-28
- 2.1 相关概念界定23-25
- 2.1.1 生态补偿23
- 2.1.2 流域生态补偿23-24
- 2.1.3 交易费用24-25
- 2.2 理论基础25-28
- 2.2.1 外部性理论25-26
- 2.2.2 公共物品理论26
- 2.2.3 生态价值理论26-27
- 2.2.4 交易费用理论27-28
- 3 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分析28-38
- 3.1 政府补偿28-32
- 3.1.1 财政转移支付28-29
- 3.1.2 政策补偿29-30
- 3.1.3 生态补偿基金30-31
- 3.1.4 环境税费制度31
- 3.1.5 政府补偿优劣分析31-32
- 3.2 市场补偿32-34
- 3.2.1 一对一交易32
- 3.2.2 开放的市场贸易32-33
- 3.2.3 生态标记33-34
- 3.2.4 市场补偿优劣分析34
- 3.3 准市场模式34-35
- 3.4 三种补偿模式比较与选择35-38
- 4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38-45
- 4.1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概念界定38-39
- 4.1.1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定义38
- 4.1.2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与一般交易费用的不同38-39
- 4.2 流域生态补偿中交易费用的内涵39-40
- 4.3 流域生态补偿中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40-41
- 4.4 流域生态补偿中交易费用的计量分析41-45
- 4.4.1 交易费用中固定交易费用的计量42
- 4.4.2 交易费用中可变交易费用的计量42
- 4.4.3 交易费用中机会成本的计量42-43
- 4.4.4 交易费用的绩效分析43-45
- 5 不同模式下流域生态补偿交易费用的计量45-51
- 5.1 政府补偿模式下的交易费用45-46
- 5.2 市场补偿模式下的交易费用46-47
- 5.3 准市场补偿模式下的交易费用47-48
- 5.4 不同流域生态补偿模式交易费用的比较48-49
- 5.5 降低流域生态补偿中交易费用的途径49-51
- 6 基于交易费用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51-55
- 6.1 创新的原则51-52
- 6.2 补偿主体方面创新52-53
- 6.3 补偿标准方面创新53
- 6.4 补偿方式创新53-55
- 6.4.1 俱乐部的运作模式53-54
- 6.4.2 流域生态逐级补偿模式54-55
- 7 减少流域生态补偿交易费用的配套机制55-60
- 7.1 法律机制建设55-57
- 7.2 补偿资金管理机制57-58
- 7.3 仲裁协商机制58
- 7.4 环境产权交易机制58-59
- 7.5 反馈监督机制59-60
- 8 总结与展望60-62
- 8.1 本文总结60
- 8.2 研究展望60-62
- 参考文献62-67
- 致谢67-68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询书;;试论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广州环境科学;2008年02期
2 肖加元;席鹏辉;;跨省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政府主导到市场调节[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3 何一鸣;罗必良;;交易费用经济学方法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4 杜振华,焦玉良;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现生态补偿[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5 宋建军;;海河流域京冀间生态补偿现状、问题及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6 赵红军;尹伯成;孙楚仁;;交易效率、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内生发展的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7 黄东风;李卫华;范平;邱孝煊;;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践[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S1期
8 刘东;交易费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9 袁庆明;;微观与宏观交易费用测量的进展及其关系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王建香;;我国政治型交易费用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山东经济;2009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7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