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基于马克思主义财政体制思想的中国财政体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0:06

  本文关键词:基于马克思主义财政体制思想的中国财政体制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财政体制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它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各级政府间的关系,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因此,财政是连接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系统的媒介,是在国家治理中起基础和支柱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财政体制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以改革财政体制中不合理的事权、支出责任、财权以及预算约束为目标,以如何协调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为线索,重点就我国当前的财政收支体制中如何合理划分政府的事权、支出责任和财权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完善我国财政体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部分,对马克思主义有关财政思想进行理论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和财政的关系、国家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来源等思想,梳理了在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以及新一代领导人等对马克思财政体制思想的发展情况,并以此作为研究中国现行财政体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概述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过程。本部分以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权力关系为线索,简要叙述了建国以来三种不同类型的财政体制的实施背景、分析了由于指导思想不同,财政体制的内容和实施效果也不尽相同。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现行财政体制的产生的逻辑性与必然性。第三部分,对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本部分侧重从财政体系中的收入和支出,以及预算约束三方面入手描述现行财政体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原因加以分析。第四部分,提出完善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本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财政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现实国情,从财政体系中的收入和支出,以及预算约束这三大方面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财政体制 财政收入体制 财政支出体制 预算约束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091.91;F812.2
【目录】:
  • 摘要5-6
  • 英文摘要6-11
  • 导论11-20
  •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一、选题背景11-12
  • 二、研究意义12
  • 第二节研究财政体制的文献梳理12-19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财政体制的研究12-13
  • 二、西方学者有关财政体制问题的研究13-16
  • 三、国内学者对财政体制的研究16-19
  • 第三节主要研究方法19-20
  • 一、辩证分析的研究办法19
  • 二、文献研究的方法19
  •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19-20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有关财政体制的思想20-35
  • 第一节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财政体制思想20-24
  • 一、国家和财政的关系20-21
  • 二、国家集权与分权的思想21-22
  • 三、财政收入来源的思想22-24
  • 四、财政支出的思想24
  • 第二节新中国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的指导思想24-35
  • 一、毛泽东的财政体制思想24-26
  • 二、邓小平的财政体制思想26-30
  • 三、江泽民的财政体制思想30-31
  • 四、胡锦涛的财政体制思想31-32
  • 五、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的指导思想32-35
  • 第二章 我国财政体制演变过程35-46
  • 第一节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35-37
  • 一、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的提出35-36
  • 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的实施与后果36-37
  • 第二节分级承包的财政体制37-39
  • 一、分级承包的财政体制的提出37-38
  • 二、分级承包财政体制的实施效果与局限性38-39
  • 第三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39-46
  • 一、分税制的基本内容39-44
  • 二、分税制的实施效果与局限性44-46
  • 第三章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46-62
  • 第一节财政支出体制问题分析46-51
  • 一、政府与市场职责边界不清46-48
  • 二、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不合理48-49
  • 三、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混乱的成因分析49-51
  • 第二节财政收入体制问题分析51-60
  • 一、中央税体系结构单一,功能残缺51-52
  • 二、地方税体系建设落后52-54
  • 三、中央转移支付体系设置不合理54-58
  • 四、地方债约束前紧后松58-59
  • 五、征管体制不顺畅59-60
  • 第三节预算外和非预算收入问题分析60-62
  • 一、预算外和非预算资金过度增长60-61
  • 二、地方二元财政问题突出61-62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62-73
  • 第一节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62-65
  • 一、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定位62-63
  • 二、推进政府间事权划分与支出责任的改革63-64
  • 三、打破各级政府职能同构的格局64-65
  • 第二节完善财政收入体制65-71
  • 一、建立中央和省、市分税,市以下分成的财政体制65
  • 二、完善中央税体系65-66
  • 三、完善地方税体系66-68
  • 四、完善地方债运作机制68-69
  • 五、改革征管模式69-70
  • 六、完善转移支付体系70-71
  • 第三节完善我国的财政《预算法》71-73
  • 一、建立全口径的透明预算71-72
  • 二、改进预算控制方式72
  • 三、硬化预算约束72-73
  •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7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涂永珍;;论美国财政联邦制的发展演变对我国构建和谐央地关系的启示——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政体制改革重要精神的解读[J];学习论坛;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颖;中国特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马克思主义财政体制思想的中国财政体制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75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2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