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型社会的湖南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两型社会的湖南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京都议定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部分发达国家的强制减排义务。而森林碳汇可以有效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缓解气候变暖的进程。其中,CDM的林业碳汇项目成为发达国家实现减排承诺的重要途径。因此,湖南省应依托林业碳汇项目,积极构建森林碳汇市场,以减缓气候变暖进程,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 基于此,在对森林碳汇碳汇市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运用生物量清单法估算湖南省森林碳汇量,定量分析了湖南森林碳汇市场的影响因素;明确基于湖南经济发展现状和国际碳汇交易的视角下,构建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二是构建湖南森林碳汇市场:首先,确立市场构建的目标、原则;其次,设计湖南森林碳汇市场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模式;最后,设计湖南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三是从产权、法律法规、交易成本、保障措施等方面着手,提出湖南森林碳汇市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建议,促进市场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基本判断:(1)湖南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主要障碍是有效需求不足。通过扩大参与主体范围、培育有效需求、积极参与国际森林碳汇项目合作和相应的政策支持等增加有效需求;(2)初步构建湖南森林碳汇市场指标体系,从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得出了经济总量、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土地价格、木材价格、全球碳价格和居民消费水平是构建湖南森林碳汇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3)森林碳汇市场化的目的,是森林生态效益经济化,碳汇需求方为其行为支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湖南森林碳汇市场,对于缓解气候变暖、推动森林资源的增长、拓展湖南省林业融资渠道、获取碳定价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全国范围内建设森林碳汇市场提供了理论准备。
【关键词】:两型社会 森林碳汇市场 清洁发展机制 运行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196;F3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2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13
- 1.2.2 研究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0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20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20-22
- 1.4.1 研究内容20-21
- 1.4.2 研究方法21-22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22-28
- 2.1 相关概念界定22-24
- 2.1.1 两型社会22
- 2.1.2 碳汇22-23
- 2.1.3 森林碳汇23
- 2.1.4 森林碳汇市场23-24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24-28
- 2.2.1 外部性理论24-26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26-27
- 2.2.3 产权理论27-28
- 3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及其借鉴28-44
- 3.1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形成和特征28-30
- 3.1.1 森林碳汇市场的形成28
- 3.1.2 森林碳汇市场的类型28-29
- 3.1.3 森林碳汇市场的特征29-30
- 3.2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要素分析30-33
- 3.2.1 市场交易主体30-31
- 3.2.2 市场交易客体31
- 3.2.3 其他市场参与者31-33
- 3.3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33-42
- 3.3.1 供求机制33-34
- 3.3.2 价格机制34-35
- 3.3.3 风险机制35-38
- 3.3.4 融资机制38-42
- 3.4 国际森林碳汇市场的借鉴42-44
- 3.4.1 搭建碳汇交易平台42
- 3.4.2 培育市场有效需求42
- 3.4.3 建立碳排放权制度42-43
- 3.4.4 建立森林碳汇市场43-44
- 4 湖南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现实条件44-54
- 4.1 湖南省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必要性44-49
- 4.1.1 “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44-47
- 4.1.2 降低产业能源消耗的选择47-48
- 4.1.3 联结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48-49
- 4.2 湖南省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可行性49-51
- 4.2.1 碳交易体系初步建立49
- 4.2.2 主体的生态意识增强49-50
- 4.2.3 碳排放权政策的出台50-51
- 4.3 湖南省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障碍51-54
- 4.3.1 市场有效需求不足51
- 4.3.2 市场交易规则缺失51-52
- 4.3.3 主体碳汇知识缺乏52
- 4.3.4 交易成本高52-54
- 5 湖南省森林碳汇市场构建54-70
- 5.1 湖南省森林碳汇量的估算54-57
- 5.1.1 森林资源状况54-55
- 5.1.2 森林碳汇量的估算55-57
- 5.2 湖南省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影响因素57-63
- 5.2.1 影响因素57-58
- 5.2.2 模型构建58-63
- 5.2.3 结果分析63
- 5.3 湖南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目标和原则63-65
- 5.3.1 市场构建的目标63-64
- 5.3.2 市场构建的原则64-65
- 5.4 湖南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总体框架与运行模式65-70
- 5.4.1 总体框架65-67
- 5.4.2 运行模式67-70
- 6 湖南森林碳汇市场的运行机制70-74
- 6.1 森林碳汇市场的供求机制70-71
- 6.2 森林碳汇市场的价格机制71-72
- 6.3 森林碳汇市场的风险机制72-73
- 6.4 森林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73-74
- 7 湖南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的政策建议74-78
- 7.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74
- 7.2 明晰森林碳汇产权74-75
- 7.3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75
- 7.4 建立电子交易平台75-76
- 7.5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76
- 7.6 完善市场保障措施76-78
- 8 结论和展望78-80
- 8.1 结论78-79
- 8.2 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6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86-87
- 致谢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照宁,潘韬,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融资方式[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2 李顺龙;王耀华;宋维明;;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对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吴建国,张小全,徐德应;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9期
4 孙力军;;国内外碳信用市场发展与我国碳金融产品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10年06期
5 李怒云;宋维明;;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业碳汇政策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06年05期
6 龚亚珍;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J];林业经济;2006年06期
7 武曙红;宋维明;;森林管理项目纳入我国碳补偿自愿市场必要性分析[J];林业经济;2008年12期
8 田明华;陈建成;高秋杰;贺佳佳;;浅谈低碳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影响[J];林业经济;2010年02期
9 黄宰胜;;碳汇林业融资机制研究[J];林业经济;2012年02期
10 范丽萍;;中国碳交易前景[J];绿叶;2007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德荣;森林碳汇服务市场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李顺龙;森林碳汇经济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薛艳;我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猛;中国林业碳汇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2 许文强;森林碳汇价值评价[D];西南林学院;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两型社会的湖南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7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