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新三板做市商选择做市股票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9:34
【摘要】:积极发展完善新三板市场意义重大。这有助于拓宽健全我国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并购渠道,并奠定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根基。而做市商制度的引入是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新三板市场上,企业以做市方式转让股票更具优势,但事实上并非所有股票都以做市方式转让,有的股票最多同时拥有17家做市商,有的股票却无人问津。做市商可以自由选择股票做市,并且一家做市商可以同时为多支股票做市。然而做市商没有对外公布选择股票的明确指标,其选股标准只涉及到一些笼统因素。因此,为了揭开新三板做市商选股准则的面纱,本文以新三板股票为研究样本,具体探讨哪些因素会对做市商选择股票产生影响,所得结论可为积极寻求做市的企业提供改善建议。首先,本文梳理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市商制度发展历程及主要功能。其次,建立理论模型。通过对传导路径的理论分析,本文选择了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供求模型,给出每一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最后,本文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2014-2016年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分别用Logit回归和Tobit回归分析,探讨新三板做市商选股的影响因素。另外,本文对公司治理情况相关因素做进一步分析,考虑企业外部融资需求的调节效应,以及PE/VC声誉及背景特征的不同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与公司特征相关的因素中,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资产负债率越高,则做市商更可能选择以上企业股票做市,并且做市商数量更多;而股票流动性越强,则做市商更不愿意选择以上企业股票做市。与公司治理情况相关的因素中,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则做市商更不愿意选择以上企业股票做市,且做市商数量更少。但是,企业外部融资需求对大股东持股与做市商选股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只有当企业外部融资需求较小时,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做市商选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当企业外部融资需求较大时,负向影响不再显著。外部融资需求同样减弱了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做市商数量的负向影响。另外,当企业有PE/VC介入时,做市商更可能选择以上企业股票做市,且做市商数量更多。PE/VC的声誉及背景特征也是影响做市商选股及做市商数量的因素。拥有较高声誉、外资背景的PE/VC介入的企业更可能被做市商选中,且拥有外资背景的PE/VC介入的企业做市商数量更多。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川;汪洋;;影响“新三板”做市商选择做市企业的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2 陈建波;;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的探索:理想与现实[J];清华金融评论;2016年12期

3 曾一村;汪武超;;我国票据市场建立做市商制度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巴幸原;李欣;;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J];商;2016年15期

5 蔡仕鹏;;中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思考及展望研究[J];商;2016年12期

6 贺强;王汀汀;杜惠芬;;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比较研究[J];清华金融评论;2015年06期

7 董嘉鹏;;关于A集团的做市商模式的探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42期

8 孟令星;苏志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做市商法律规制现状及立法完善[J];证券法律评论;2017年00期

9 刘平安;;标本兼治提高新三板流动性[J];金融世界;2017年06期

10 张立栋;;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亟须调整优化[J];中国民商;201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姚玮;兰晓鹏;;探讨做市商制度的信息披露[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中国证券公司固定收益业务发展综述 第四章 2014年中国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发展情况及建议[A];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15)[C];2015年

3 赵克斌;;境外场外交易市场做市商制度借鉴[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4 许洪语;;浅析我国证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构建[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5 肖文斌;张瑜彬;;论统一监管下场外交易市场做市商制度的风险及监管[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6 张昀;;新三板分层的“鲶鱼效应”——对市场流动性和企业估值影响的研究[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6年论文集[C];2017年

7 赵然;曲双石;;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的实现路径分析[A];《IMI研究动态》2012年合辑[C];2012年

8 明佳;;基于证券公司角度来看待债券市场国际化问题[A];《IMI研究动态》2017年下半年合辑[C];2017年

9 张银旗;张屹君;孙逸文;秦川;;程序化交易风险管理及境外相关经验借鉴[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6年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力;新三板投资黄金期来了[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周子崴;丙类户重返 债市分层机制渐明晰[N];经济观察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赵娟 任育超;交易管理办法落地 A股迈入期权时代[N];经济观察报;2015年

4 民生证券研究院新三板研究中心 张媛;“流动性”引入受限[N];经济观察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谷枫;离职、“退标”、全面撤场 做市商惨淡告别新三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

6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曲静怡;11月份债券托管量回升 同业存单有史以来首次净下滑[N];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黄斌 实习生 李卓亚;机构间信心“冰点” 做市商主导制加剧流动性困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

8 蒋光祥;新三板企业为何挥别做市商[N];证券时报;2016年

9 记者 崔澈 王晓嘉;首例省级交易平台总经理犯案获刑 谁在保护现货欺诈?[N];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

10 记者 宋薇萍;豆粕期权有望3月上市 10家公司首批入选做市商[N];上海证券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秦;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中国银行间市场的理论及实证[D];复旦大学;2006年

2 崔志娟;柜台市场(OTC)会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新三板做市商选择做市股票的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徐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周晗燕;我国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4 郑志喜;新三板做市商使命偏移问题解决方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5 姜壹萌;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6 罗琛琛;做市商制度下我国新三板流动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7 靳京津;新三板做市商的风险管控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7年

8 杨晓瑜;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现状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于敏;我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10 李美鹃;我国证券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2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92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4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