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 ——基于多因素经验回归模型
发布时间:2021-01-26 22:42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兼具了债权和期权的性质,并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广大投资者所着重关注的金融衍生产品。随着可转债市场的不断发展,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也应运而生。但传统的定价模型假设条件苛刻、考虑因素不够全面,有其一定的劣势,因此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思路出发,探讨可转换的经验定价问题。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等,然后在第二章中进一步梳理了国内外可转换债券的发展情况和定价研究,同时简要介绍了二叉树模型、B-S定价模型和Monte Carlo模型三种常见定价模型,总结了这三种方法的缺点和不足。在接下来的第三章中,本文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二叉树模型分析探讨了影响可转债价值的七个因素的敏感性,以求准确获得各因素的影响范围和作用力度。然后在第四章节中,本文利用市场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经验回归,成功利用可转换债券上市首日的截面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可转换债券上市首日定价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效果;同时,利用二级市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建立了可转换债券二级市场价格定价模型,并同样检验了模型的效果。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研究思路
由 Cox、Ross 和 Rubinstein 于 1979 年提动都只有两个方向,如上涨或下跌,运用从末端的 T 时刻倒推出初始 T0时刻的价下假定:动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部所得卖空派生证券;费和税收,即交易成本为零;险套利机会;为常数。分为m个时间间隔,且股票价格的运动在涨或下跌。那么,如果股票价格在t时刻为降至dS,其中u ≥ 1,d ≤ 1。设上涨的概二叉树过程,如图 2-1 所示。
可转换债券为之后可转债回归定价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ox、Ross 和 Rubinstein 在论文《期权定价:一种简化的方法价方法——CRR 二叉树模型。该模型假设股票价格的运动跌,且每次上涨或下跌的概率和幅度均不变。由于弱有效市们可以通过二叉树描绘出标的资产的未来走势,然后通过。具体过程如下图 3-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随机利率模型可转换债券定价分析[J]. 江良,林鸿熙,林建伟,宋丽平. 系统工程学报. 2019(01)
[2]发展可转换债券市场正当其时[J]. 陈晓虹,朱永行. 金融市场研究. 2017(11)
[3]偏最小二乘回归在SPSS软件中的实现[J]. 王国华,张虎,魏岳嵩. 统计与决策. 2017(07)
[4]一种基于二叉树与回归分析法的可转债定价模型研究[J]. 滕菲菲. 财经界(学术版). 2017(04)
[5]含股权回售与赎回条款的或有可转债定价研究[J]. 秦学志,胡友群,石玉山. 管理科学学报. 2016(07)
[6]引入利率期限结构的可转债定价实证研究[J]. 沈建程,董洁,练丽. 中国集体经济. 2014(15)
[7]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定价及实证研究[J]. 龚其国,陈凉. 现代管理科学. 2014(05)
[8]可转换债券收益率与基础股票收益率的动态关系研究[J]. 耿文博,刘晓明. 时代金融. 2014(08)
[9]沪市可转债定价的实证研究[J]. 谭春枝,谢德杰,秦建文,金磊. 学术论坛. 2014(02)
[10]带有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J]. 唐文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S1)
硕士论文
[1]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及实证分析[D]. 王刚.西南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01939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研究思路
由 Cox、Ross 和 Rubinstein 于 1979 年提动都只有两个方向,如上涨或下跌,运用从末端的 T 时刻倒推出初始 T0时刻的价下假定:动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部所得卖空派生证券;费和税收,即交易成本为零;险套利机会;为常数。分为m个时间间隔,且股票价格的运动在涨或下跌。那么,如果股票价格在t时刻为降至dS,其中u ≥ 1,d ≤ 1。设上涨的概二叉树过程,如图 2-1 所示。
可转换债券为之后可转债回归定价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ox、Ross 和 Rubinstein 在论文《期权定价:一种简化的方法价方法——CRR 二叉树模型。该模型假设股票价格的运动跌,且每次上涨或下跌的概率和幅度均不变。由于弱有效市们可以通过二叉树描绘出标的资产的未来走势,然后通过。具体过程如下图 3-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随机利率模型可转换债券定价分析[J]. 江良,林鸿熙,林建伟,宋丽平. 系统工程学报. 2019(01)
[2]发展可转换债券市场正当其时[J]. 陈晓虹,朱永行. 金融市场研究. 2017(11)
[3]偏最小二乘回归在SPSS软件中的实现[J]. 王国华,张虎,魏岳嵩. 统计与决策. 2017(07)
[4]一种基于二叉树与回归分析法的可转债定价模型研究[J]. 滕菲菲. 财经界(学术版). 2017(04)
[5]含股权回售与赎回条款的或有可转债定价研究[J]. 秦学志,胡友群,石玉山. 管理科学学报. 2016(07)
[6]引入利率期限结构的可转债定价实证研究[J]. 沈建程,董洁,练丽. 中国集体经济. 2014(15)
[7]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定价及实证研究[J]. 龚其国,陈凉. 现代管理科学. 2014(05)
[8]可转换债券收益率与基础股票收益率的动态关系研究[J]. 耿文博,刘晓明. 时代金融. 2014(08)
[9]沪市可转债定价的实证研究[J]. 谭春枝,谢德杰,秦建文,金磊. 学术论坛. 2014(02)
[10]带有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J]. 唐文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S1)
硕士论文
[1]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及实证分析[D]. 王刚.西南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01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0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