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思考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本文强调深化认识的出发点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化认识的归结点是我国现在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坚持一个基本观点,即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同时,,明确不同劳动、资本、科技、管理等要素在价值和剩余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提出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知识形态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只是创造价值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 本文在写作中坚持三个原则:即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把握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依据,提出对现阶段我国存在的剥削现状进行扬弃的基本观点。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当然要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对策性的建议:第一,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调整分配关系。第二,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第三,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规范市场行为。第四,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保障财产权利。
【关键词】:时代 劳动 劳动价值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91.9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7
- 前言7-12
- 第一篇 引论篇12-36
- 第一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13-28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作用13-21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价值21-28
- 第二章 时代发展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提出的挑战28-36
- 第一节 时代的变迁对传统劳动价值理论提出的挑战28-32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对劳动价值论的超越32-36
- 第二篇 探索篇36-80
- 第三章 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探索37-43
- 第一节 中国学者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探索37-41
- 第二节 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几个争论焦点41-43
- 第四章 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43-51
- 第一节 当代西方价值理论和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区别43-47
- 第二节 当代西方价值理论的主要观点47-49
- 第三节 当代西方价值理论的扬弃与批判49-51
- 第五章 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51-69
- 第一节 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原则51-52
- 第二节 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的几个方面52-60
- 第三节 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应该创新的观念60-69
- 第六章 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思考69-80
- 第一节 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把握劳动和劳动价值论69-71
- 第二节 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把握劳动和劳动价值论71-75
- 第三节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把握劳动和劳动价值论75-80
- 第三篇 实践篇80-96
- 第七章 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的现实选择81-96
- 第一节 分配关系调整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81-87
- 第二节 劳动关系和谐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87-90
- 第三节 市场行为规范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90-92
- 第四节 财产权利保障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92-96
- 参考文献96-98
- 致谢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亚珍;;重新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2 朱平;劳动的手段意义与目的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超经济学澄明[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3期
3 柴奰;;试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理论[J];经济科学;1983年01期
4 李利民;深化对创造价值劳动的认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8期
5 李利芳;;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问题的探析[J];前沿;2006年05期
6 王贵民;;对西方学者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12期
7 金道常 ,顾榴珍;生产自动化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浙江学刊;1983年01期
8 臧志风;技术革命给劳动价值论带来怎样的影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12期
9 张维平;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杨作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走出十大理论认识误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新条件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志;;新条件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成庆生;;21世纪“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洪灏;;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几点思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朱炳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吉清;刘明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孙宇晖;;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许有伦;;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创新[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凌云;;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特征及其发展[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10 许有伦;;怎样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君;加深对劳动的认识[N];光明日报;2003年
2 高国顺;用发展着的劳动价值论指导新的实践[N];人民日报;2002年
3 笛清;《走出千年学术迷宫》创新解读劳动价值论[N];光明日报;2006年
4 潘叔明;劳动价值论历史地位(十五)[N];福建日报;2002年
5 冯子标 焦斌龙;劳动同质性的假设是劳动价值论走不出困境的根[N];发展导报;2002年
6 记者 杨光;再看劳动价值论[N];中国财经报;2001年
7 晏智杰;跨越时代的对话[N];光明日报;2001年
8 梁正 王胜强;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发展劳动价值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劳动价值论研究热点综述[N];北京日报;2002年
10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蔡继明教授;如何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三红;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曹亚雄;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D];武汉大学;2003年
3 罗惠平;劳动价值论及博弈论在企业技术人力管理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乔均;基于马克思主义市场价值理论的品牌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海波;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兰芳;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秀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及其影响探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李定清;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与欧洲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程宏燕;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奇;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思考[D];兰州大学;2006年
2 李晶磊;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视域下劳动价值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张科;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郭玲;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争议问题的认识与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宋锋华;正确理解和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D];新疆大学;2004年
6 罗跃君;劳动价值论的回顾与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7 王小龙;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若干热点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8 赵锦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9 王华华;自然经济资源价格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刘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法经济学思想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0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0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