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演化研究中三大共识的再审视
本文关键词: 社会经济演化 拉马克主义 意向性 学习与模仿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经济的动态过程呈现出了显著的演化特征,传统上人们认为,这一演化过程是拉马克主义式的,受到了意向性的支配,并且是以不同于生物演化的遗传机制传承的。本文审视了这三大共识依存的推断逻辑后发现:"社会经济演化是拉马克主义式的"论断的推演逻辑犯了忽略前提的错误;"意向性支配着社会经济演化"论断的推演中存有未考虑到的逻辑分支;"社会经济演化以不同于生物演化的遗传机制传承"论断则属认识狭窄,将细节层面的差异扩大到了机制层面。它们均是社会经济演化研究应予放弃的教条。
[Abstract]:The dynamic process of social economy shows remarkabl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Traditionall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is process is Lamarist and controlled by intentionality. And it is inherited by genetic mechanism different from biological evolu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asoning logic of these three consensus dependencies and finds that: "Socio-economic evolution is Lamarckist." The deductive logic of judgment makes the mistake of neglecting the premise; In the deduction of the conclusion that "intentionality dominate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volution", there are some unconsidered logical branch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nheritan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evolution is different from biological evolution" is a narrow understanding, which extends the differences in details to the level of mechanism. They are all dogma that should be abandoned in the stud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evolution.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一、导言19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学者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动态过程呈现出了与生物演化(进化)相似的特征[1](P65)[2](P115-116)[3](P3),他们因此也称社会经济的动态过程为社会经济演化,还提出了构建社会经济演化理论的任务[4](P373-397)[5](P18-19),并提出了累积因果循环说[4](P3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宪强;何佰洲;;试论农村住宅投资与农居地整理[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胡文木;“市民社会”——西方法治产生的历史根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邓锁;;制度学习与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陈道江,周红;演化经济理论的渊源与发展[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5 冯天学;田金信;张庆普;;个体知识的管理过程与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6 嵇国平;孟鹰;;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回顾及研究趋势[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7 汪立鑫;主要制度分析框架的比较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8 曾云敏;;基于小生境思想的技术范式变迁理论和创新政策研究[J];财经论丛;2006年03期
9 何刚,陈文静,叶阿忠;熵理论与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10 汪浩瀚;;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不同视角与本质[J];财经研究;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黄凯南;;西方演化选择理论新进展[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凯南;;现代企业演化理论:方法论、核心概念及其解释逻辑[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澜涛;;简论公共财政的经济内涵[A];政府采购改革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施雪华;孙发锋;;行政战略的分析框架及其中国意义[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清杰;;企业家精神、沟通成本与企业演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张衔;庄志晖;;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批评:一个理论述评[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宋胜洲;;基于知识的演化经济学——对基于理性的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程昭力;徐艳梅;;老字号企业的组织惯例分析——以张一元公司为例[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苏同华;银行危机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林瑞基;组织人口生态理论及其相关管理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周莉珠;后发优势与企业发展[D];复旦大学;2003年
6 宋亦平;分工、协作和企业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7 吴光飙;企业发展分析:一种以惯例为基础的演化论观点[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李纪武;环保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佘震宇;复杂经济系统演化建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杜金沛;高新技术经济发展:技术、制度与资本的耦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泰显;《老子》政治观与社会伦理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陈宇峰;转轨经济中的中国竞争性产业发展与战略演进研究——以中国家电产业发展为例[D];浙江大学;2002年
3 刘辰宇;由技术创新引发的技术替代及企业技术战略选择浅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刘振;技术创新自组织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广西大学;2003年
5 尹颖汤;数字鸿沟与经济发展[D];汕头大学;2003年
6 韩光明;意思表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宋国帅;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朱微亮;基于知识积累的企业成长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9 徐晓新;中国软件组织的开发能力的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10 朱曦;基层法院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劲 王焕祥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演化经济学:由经验实证走向逻辑实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本文编号:1481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8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