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对中国出口变化评估差异的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 碳关税 出口变化 Meta分析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实施减排措施后面临国内产品竞争力下降以及存在碳泄露的背景下,提议征收碳关税以保证本国产品相对于进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这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和经济发展造成显著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已开展相关研究分析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然而由于模型设定、碳关税征收方式等假设的不同,实施碳关税对中国出口影响的研究结论差异很大。本文利用Meta方法对导致评估结论差异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模型选择和行业分类(总体经济、高碳行业、低碳行业)是导致评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模型选择是造成研究结论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可以解释结论差异的49.9%;行业分类的解释效力达到34.4%。如果进一步考虑模型选择与行业分类的交叉影响,两种因素的解释效力可提高到89.4%。然而,碳关税征收方式、碳关税税率对研究结论差异没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在今后开展碳关税的评估研究,需要特别注重模型选择与行业分类的影响。
[Abstract]:European and America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in the face of a decline in domestic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and carbon leakage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tariffs proposed to ensur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domestic products relative to imported products. This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xpor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At present, domestic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arbon tariffs on China's economy. However, due to the model setting, carbon tariff collection methods and other assumptions are different. The impact of carbon tariff on China's export is very different. This paper uses Meta metho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difference of evaluation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del selection an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overall economy, high carbon industry, low carbon industry)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difference in evaluation. Model select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of conclusion, which can explain 49.9% of the difference. If we further consider the cross-influence between model selection an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effect of the two factors can be increased to 89.4. however, the carbon tariff coll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we propose that 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model selection an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bon tariff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际贸易政策及减排政策对中国的影响”(编号:XDA05150200)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与适应策略”(编号:2012CB955700) 第一课题“全球气候变化社会经济系统影响和适应机理及经济学关键理论与方法”(编号:2012CB955701) 第四课题“全球视角下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影响及适应策略”(编号:2012CB955704)
【分类号】:X196;F752.5;F224
【正文快照】: 在本国产品面临比较优势下降和存在碳泄露的背景下,美国与欧盟等发达国家计划针对未承担约束性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征收碳关税。它的实施将对世界经济、贸易和福利造成负面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更为显著。目前,国内已开展相关研究分析征收碳关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2 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3 黄凌云;李星;;美国拟征收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11期
4 张沛;;碳关税对我国制造业长期影响效应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5 邹琪;沈煜;;碳关税的社会福利——结合中国实证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6期
6 郑春芳;赵亚平;;“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年03期
7 杨立强;马曼;;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GTAP模拟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余玲;;碳关税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J];生态经济;2011年02期
9 王明喜;王明荣;汪寿阳;;碳关税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及对策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年02期
10 任心怡;;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年1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娜;栾希;栾敬东;;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惠聪;;碳减排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从《京都议定书》到碳关税[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3 谢丹;;“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高红贵;;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运行中的财税驱动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5 詹正华;孙宁;诸士义;;征收碳关税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以我国纺织品贸易为例[J];当代经济;2011年16期
6 王琳;;新经济形势下中国如何应对“碳关税”带来的挑战[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6期
7 郑春芳;陈仙丽;;“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四大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1期
8 彭水军;张文城;;多边贸易体制视角下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杨飞龙;;碳关税视阈下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王慧;;美国气候安全法中的碳关税条款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兼论我国的诉讼对策[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媛虹;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雪飞;陶瓷企业低碳制造系统模式及评估与建模方法[D];重庆大学;2010年
2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杨青龙;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王淼;WTO规则对低碳经济的约束与激励[D];吉林大学;2011年
6 黄文旭;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宇松;碳关税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任晓娜;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与贸易政策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邬彩霞;减少碳泄漏的贸易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邓舒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雯;中国工业品出口结构低碳转型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严思佳;碳关税的政治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杨迷影;面向企业低碳制造的若干信息服务技术[D];浙江大学;2011年
4 齐炜;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边境碳调整措施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5 褚维强;国际贸易法视野下的“碳关税”[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安冬青;碳关税的征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丽莎;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愉光;贸易转移、FDI与中国的环境污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永超;碳关税的理论机制及对中国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卢锦芳;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2 叶华光;;中国对外投资与改善国内资源环境的效应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11期
3 李鹏;兰宜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基于山西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5 张中祥;;美国拟征收碳关税 中国当如何应对[J];国际石油经济;2009年08期
6 高峰;高越;;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基于不同贸易方式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4期
7 陆燕;于鹏;;贸易发展与气候变化:融合、冲突与应对[J];国际贸易;2010年11期
8 谢来辉;陈迎;;中国对碳关税问题过度担忧了吗?[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9 沈利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节能降耗[J];管理世界;2007年10期
10 陈新平;周劲松;;碳关税若干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张茉楠;[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N];人民日报;2011年
3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N];中国能源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玉梅;;浅议碳关税[J];市场论坛;2010年04期
2 张永;刘玉敏;郭新彪;;室内外PM_(2.5)质量浓度(重量法)的Meta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10年05期
3 刘勇;朱瑜;;碳关税与全球性碳排放交易体制[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11期
4 钟娜;;碳关税征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市场;2011年15期
5 韩琦;;WTO框架下征收“碳关税”的合法性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6 陈斐;;浅析碳关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22期
7 钱孝琳,阚海东,宋伟民,陈秉衡;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Meta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4期
8 林刚;赵鑫;杜莹;王效科;;可吸入大气颗粒物暴露对居民每日死亡短期影响的Meta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09年04期
9 刘祥铨;张忠;吴京颖;;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Meta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10 郭明;李新;;Meta分析及其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沙漠;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丽忠;钟满秀;韩智霞;胡军;黄梅芬;张江山;;环境资源价值CV评估的后续确定性问题有效性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黄媛虹;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漆波;韦虎;陈泽金;;核工厂低剂量电离辐射职业受照人群癌症死亡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低剂量电离辐射与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5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阚海东;上海市能源方案选择与大气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价及其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基于碳关税理念的国家利益博弈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杨静;中国对外贸易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樊晓;碳关税的法律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4 王珲;碳关税方案的比较与选择[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陈永超;碳关税的理论机制及对中国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卢锦芳;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一知;碳关税对我国高碳产业出口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8 石健全;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9 武e,
本文编号:1486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8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