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强大生命力
本文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新科技革命 生命力 国际垄断资本 发展中国家 贫富两极分化 当今世界 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国际问题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政治组成员;任中国政治学会会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著作:《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八集DVD教育参考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总撰稿,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系列)等。本文是作者2012年8月26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Abstract]:The writer is deputy secretary and vice president of the party group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member of the Central Marxis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dvisory Committee, chief expert, and head of the International issues Group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Member of the political Group of the 6th academic degree Committee of the State Council;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political Society, Vice Chairman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and so on. Main works: raising vigilance-thinking about the dea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for 20 years, China'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Great Party Building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eight episodes of DVD Education reference Film "raising vigilance-Historical lessons from the collap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Soviet Union" as a general contributor. Editor-in-Chief, "World Socialist tracking Research report-and listening to the low ebb" (Series). This is the author's speech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Marxist Economics on August 26th 2012.
【分类号】:F091.91;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德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J];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01期
2 陈隐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78年02期
3 张赞洞;评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J];贵州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4 罗先德;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理论来源的纵横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5 杨国昌;;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史研究中的新探索——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7年01期
6 单东;坚持经济研究中彻底的唯物主义——学习《资本论》的体会[J];浙江学刊;1990年05期
7 舒展;;国际金融危机与“新帝国主义”的腐朽表现——兼评列宁的《帝国主义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2期
8 姜智红;;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J];理论视野;2007年04期
9 金家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社会生产力[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10 孙常敏;;《马恩全集》新国际版完整发表《资本论》第二稿[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世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结构性变革[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2 严荣;;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国家银行国有化[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3 华中煜;;关于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支育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点[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胡存恒;;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发扬光大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理论[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6 何贻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国际环境的和谐[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琪;罗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平发展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提高执政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陈学明;;伯恩施坦如何全面地否定与修正马克思主义——重读《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9 郝建;;邓小平理论的第一生长点探要[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泽森;;兴国济世的优方良策——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时代价值[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君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N];学习时报;2010年
2 市委常委、汉中军分区政治委员 徐昌健;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N];汉中日报;2009年
3 ;专家学者研讨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N];光明日报;2001年
4 石岸;经济全球化必将导向全球社会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于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3年
6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谢伏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施政纲领[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科学制订整改落实方案[N];周口日报;2009年
8 李宝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N];经济日报;2001年
9 闵克勤 刘勇;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N];解放军报;2006年
10 刘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认识重大现实问题的科学坐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武刚;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苑丽丽;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读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启示[D];汕头大学;2011年
3 庄梅;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杨慎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意识形态建设[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熊新文;改革和完善党对政府的领导[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杜井冈;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朱媛;列宁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郎启武;历史与现实之间: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和“退却”[D];兰州大学;2007年
9 丁学领;论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D];苏州大学;2008年
10 任献策;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93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9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