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不平等增长理论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8-02-24 20:52

  本文关键词: 不平等 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 资源错配 社会冲突 文献转向 出处:《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分析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文献发现,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文献大都侧重于强调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机制,而这之后的文献则发生了转向,强调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机制。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进展推动了这种研究上的转向,这也表明"共同富裕"的增长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事实。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inequality on economic growth found that most of the literature before 90s emphasized the mechanism of positive influence of inequality o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n the literature turned. Emphasizing the mechanism for the negative impact of inequality on economic growth. The practice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ew advances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have contributed to this shift in research, which also shows that the growth model of "common prosperity" is not only an ideal, It's a fact.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项目“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中国本土化案例的应用研究”(2008jyxm391)
【分类号】:F06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明;发展知识经济与制度创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刘建军;论12世纪西欧文化复兴运动[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3 李新宽;中古晚期英国税制的演变[J];北方论丛;2004年03期

4 詹国彬;治理视野中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黄德海,王道平;权力:经济社会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吉尔布雷斯的权力经济学思想评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孙克敏;财政体制变迁与地方政府竞争[J];商业研究;2002年20期

7 吕爱权;林战平;;论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其培育[J];商业研究;2006年07期

8 童中贤;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分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杨建德;西部地区应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J];财经科学;2001年04期

10 曹啸,计小青;分散化决策和集中决策之间的一致与冲突:一个理论视角[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时磊;杨德才;;决策群体、竞争规则与长期的经济增长——对新中国经济史的再解释[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付景涛;;论英国民主财政的生成原理及其对我国的政策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顾学宁;;自由金融制度、全球经济秩序与中国金融制度的创新[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4 吴海华;王德成;;反哺农业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选择[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3 谷延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罗松山;投资基金与金融体制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邱成利;产业集聚与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王雪苓;当代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李光勇;东亚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主义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2 田新丑;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D];中南林学院;2001年

3 董朝辉;论转型经济过程中的政府干预[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黄载曦;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变迁与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赖作莲;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卓越;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D];湘潭大学;2001年

8 张定;非市场缺陷及其消弥[D];郑州大学;2001年

9 钟春平;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效应与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10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军;;《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研究——兼论河北省经济增长问题》书评[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2 John Cridland;;“我更关注绿色的经济增长”[J];低碳世界;2011年04期

3 黄菁;陈霜华;;环境污染治理与经济增长:模型与中国的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4 郑长德;刘帅;;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5 王良举;王永培;李逢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吗?——来自CO_2排放量的国际数据验证[J];软科学;2011年08期

6 李雪;;关于价值的计量模型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3期

7 朱启才;;权力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予娇;;山东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9 陈延斌;陈才;;辽宁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10 蔡元成;;分工与经济增长: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的角度[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罗斌;;论知识流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6 张妍蕊;温新建;;论技术创新扩散与经济增长[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7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守纪;;法律起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林金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及实现机制[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10 王军;;健康、贫穷与经济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谷亚光;经济增长与道德是什么关系[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汪龙;经济增长可能超过预期[N];国际金融报;2000年

3 潘启雾;发展绝不仅局限于增长[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丁茂战;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樊春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N];科技日报;2000年

6 特派记者 师琰;经济增长不应该是直线式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剑桥大学经济系教授;经济增长的测度[N];中国财经报;2003年

8 孙立平;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变化[N];经济观察报;2003年

9 李华芳;云深不知处 揭秘无尽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董德刚;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决定性方面[N];辽宁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栋;基于代际叠代模型的经济增长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田杨群;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互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朱翊敏;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 管汉晖;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05年

7 潘向东;高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基于制度安排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南守重;金融深化、金融体制发展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玲玲;资本主义精神、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高旺;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3年

3 张光森;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邬滋;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包桂英;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大平;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及中国实证[D];湖南大学;2003年

7 吴明哲;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厦门大学;2001年

8 周莹玉;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王凌云;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1年

10 胡莹;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31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31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