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政治涵义:市场社会的生成与实现研究
本文选题:市场 切入点:政治涵义 出处:《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关注与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如何与公正、文明的社会制度相容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突破传统的市场观,基于政治学分析视角从市场起源、演变、发展的历史形态中,透视出市场的政治涵义。市场具有双重属性:自发演进惯性与权力依赖特性。将市场本身视为一种调控社会运转的方式,以市场作为调控社会运转的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社会。市场社会的根本特性是在市场法则与社会持存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博弈关系,市场法则被引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把它变成调节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普遍性手段,但是这一普遍化趋势却受到社会持存的抵制,由此衍生出一种双重运动。市场社会形态的出现是欧洲16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本文通过揭示出市场的政治内涵,根据国家与市场的双向逻辑提出了国家干预市场的两种类型:功能性干预与接纳性干预,并对市场生发道德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创生型道德与原发型道德。
[Abstract]:The core problem of this paper is how the market is compatible with justice and civilized social system.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marke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analysis, from the historical form of market origi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market are reflected. The market has two attributes: spontaneous evolution inertia and power dependence. The market itself is regarded as a way to regulate the operation of society. The society that regards the market as the control society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market society.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rket society is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ve gam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rket law and the social existence, and the market law is extended to every field of social life. Turning it into a universal means of regulating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but this general trend has been resisted by society, The appearance of market social formation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16th century in Europe. By revealing the political connotation of the market, according to the two-way logic of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type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the market: functional intervention and receptive intervention. The creation morality and the original style morality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1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曙光;市场社会的财富和财富观[J];科学中国人;2003年12期
2 吕鹏;社会大于市场的政治经济学——重访卡尔·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J];社会学研究;2005年04期
3 黄纪苏;;市场社会的样板人——近30年大众文化推出的人格类型[J];中国税务;2009年03期
4 蔡虹;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社会[J];经济改革;1994年06期
5 许经勇;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曲折历程[J];南方经济;1997年05期
6 周建明;;博兰尼的社会理论与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7 苏振华;社会性道德视角下的市场社会道德基础探究——兼析经济学的价值判断[J];现代哲学;2005年03期
8 夏纪森;;自由的意蕴——解读《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4期
9 常梦飞;;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8年05期
10 颜鹏飞;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资源配置机制的新探索──论市场社会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编译 黎文;迈克尔·桑德尔: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N];文汇报;2011年
2 杨春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鼓励发现市场社会的多样化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甄乾坤;摆脱县域市场社会渠道困境[N];人民邮电;2011年
4 陈占彪;不能用低俗炒作艺术[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许 光;诚信与法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且看欧美模式有何不同[N];人民日报;2003年
7 王宁 作者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从物质短缺到时间饥荒[N];南方日报;2004年
8 世经政所 李少军;印度洋海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苏振华 作者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企业家社会责任是个伪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10 石诤;九二共识铁证如山[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勇;市场的政治涵义:市场社会的生成与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作龙;JP公司[D];暨南大学;2002年
2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4 张金才;“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曹帅;占有性的个人与社会—C.B.麦克弗森对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35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3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