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集聚: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alysis framework, using the spatial panel econometric model and using the provincial data from 1999 to 2008, the autho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pillover effects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vantages of coastal location and cultural resource endowment promote the 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the increase of human capital,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ultural consumption are also beneficial to the 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financial suppor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There is a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 of 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48)
【分类号】:G124;F0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陈建军;葛宝琴;;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9期
3 袁海;;中国省域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年03期
4 邹立清;;浙江省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J];经济论坛;2008年01期
5 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6 何雄浪;李国平;杨继瑞;;我国产业集聚原因的探讨——基于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的新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7 花建;;产业丛与知识源——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力[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钊;;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测度研究——以环渤海区域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王永军;;动漫产业发展路径探讨——以合肥动漫产业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刘致良;;产业地理集聚视角下的地区餐饮业发展战略——基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孔建华;;北京市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的发展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5 胡博;;喜羊羊的成功对中国动漫产业模式的启示[J];中国编辑;2009年06期
6 魏婷;;日韩动漫贸易政策及其借鉴[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7 王亚奇;;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7期
8 张晏;王永钦;章元;陈钊;陆铭;;China's Development Modeli: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 Decentralization Approach to Transition[J];China Economist;2007年04期
9 何青松;臧旭恒;赵宝廷;;产业集聚的起源:一个中心外围模型的扩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10 程瑶;;汇率波动与FDI区位分布——基于辖区间财政竞争视角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邵学峰;;产业集聚、嵌入与公共政策——对构建东北大型企业集团的思考[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常宏;;作为认知模式的草原文化理论及其在文化产业中的整合作用[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4 李秀金;;文化旅游:城市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文东伟;冼国明;;对外开放、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陈立泰;张祖妞;;我国服务业集聚的变动趋势及成因[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3辑)[C];2009年
7 Justin O'Connor;;创造力,创意产业与中国的现代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里;制度安排与产业集聚: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周明;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性分析—兼论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刘利民;产品内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颜克益;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罗立彬;服务业FDI与东道国制造业效率[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汪浩;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经济效应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王剑武;我国地区FDI吸收能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李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政策探析[D];东北大学;2007年
10 冯俊新;经济发展与空间布局:城市化、经济聚集和地区差距[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绣敏;浙江制造业聚集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宁波大学;2009年
2 张秀武;传媒产业簇群创新网络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陈艳;基于LOFT创意园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文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夏金坤;城市集聚效应和中原城市群的溢出作用[D];湖南大学;2009年
6 王花毅;文化产业聚集中的产业链关联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程程;基于产业集聚的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方缤霞;城市视角下的创意化空间探索[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9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刘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洁;;我国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现状研究[J];财贸研究;2007年03期
2 任雪飞;创造阶级的崛起与城市发展的便利性——评理查德·佛罗里达的《创造阶级的兴起》[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1期
3 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4 陈倩倩,王缉慈;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音乐产业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5期
5 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6 陈祝平;黄艳麟;;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J];国际商务研究;2006年04期
7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8 厉无畏,于雪梅;关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的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9 刘保昌;;文化产业集群研究三题[J];江汉论坛;2008年06期
10 王剑,徐康宁;FDI区位选择、产业聚集与产业异质——以江苏为例的研究[J];经济科学;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国庆;;日本内容产业发展分析[J];日本研究;2006年01期
2 杨吉华;;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价值取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杨吉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绩效的几点思考[J];攀登;2007年01期
4 刘彬;王娜;;国内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12期
5 杨吉华;;论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目标[J];攀登;2006年01期
6 毛蕴诗;梁永宽;;以产业融合为动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7期
7 杨吉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的回顾与反思[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杨吉华;;对文化产业政策绩效的几点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杨吉华;;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徐凌;李宁;;关于文化“韩流”传播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顺昌;;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 大力发展我省农村文化产业[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华荣;;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探[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郑涵;金冠军;;文化创意产业学术传统之反思[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刘文江;武文;;民间文化产业化的经济人类学思考——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双维度结构[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吕晓宁;张蓉;;对陕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吕晓宁;张蓉;;对陕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陈纵;;浅谈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吴玲玲;;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首都文化品牌[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9 池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扶持政策情况的国际比较[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屏;推动文化产业化项目落地[N];国际商报;2009年
2 记者 胡键 通讯员 岳宗;粤将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N];南方日报;2010年
3 商报记者 杨帆 郑洁 管笛 刘妮丽;2010年各地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前瞻[N];北京商报;2010年
4 李静;实施引导性产业政策 构建公共服务平台[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广东警官学院教授 王鹰;文化娱乐行业应该怎样监管[N];南方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玉梅;财政优惠政策如何“落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白炜;文化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 文化产业工作再上新台阶[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刘亚力;文化产业发展不能“惟利是图”[N];北京商报;2006年
9 本报评论员;做大作强文化产业[N];昆明日报;2008年
10 文欣;文化产业处长产业政策培训班举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沈强;日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邓晓辉;新工艺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李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政策探析[D];东北大学;2007年
5 宋彦麟;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霍步刚;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7 金兑炫;韩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艳;金融危机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孙树学;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温景涛;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姜自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政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石旭东;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的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6 薛峰;论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D];湖南大学;2008年
7 曹学艳;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雪莉;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初探[D];西北大学;2009年
9 栾琳;上海动漫产业的人才政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李琳琳;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05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0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