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经济的社会形态——《资本论》的社会形态分析与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9-03-05 12:31
【摘要】:经济的社会形态是我们认识、理解和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有力工具,它是指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被另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代替的过程。《资本论》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研究的集大成巨著。《资本论》不仅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横截面上从生产关系的总和研究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而且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资本积累的规律考察资本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不说明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就无法研究生产关系是如何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都和商品生产有关,都采取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形式。一个社会的全部生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集中地体现在所有制关系上,分析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必然要落实到所有制关系上。《资本论》考察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及其演进规律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Abstract]:The social form of the economy is the most powerful tool for us to understand,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of mankind. It refers to the process in which one dominant relationship of production is replaced by another dominant relationship of production. "Capital" is a monumental work on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form of the economy. "Capital" is not only in the human calendar. On the cross-sectio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e study capitalism, a particular economic social form, from the sum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in the long his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from the rule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to examine where capitalism from where to go. Without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t a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impossible to study how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social form of economy. The sum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n capitalist society is related to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takes the form of adapting to commodity production. In a sense, all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of a society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relations of ownership.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production in a society is bound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relationship of ownership. "Capital" examines the social form of capitalism, a particular economy, and the rules of its evolution.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at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nd will be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for a long time.
【作者单位】: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分类号】:F0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宗炎;恩格斯与《资本论》——纪念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J];江淮论坛;1985年03期

2 黄敏;简论《资本论》第三卷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运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3 肖育才;研究《资本论》的一部新作──《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研究》评介[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4 韩强;论《资本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J];理论探索;1997年01期

5 王金岭;在《资本论》教学中突出《资本论》方法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周肇光;《资本论》与马克思经济思想[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裴小革;十六大报告对《资本论》基本理论的新发展[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8 王小锡;;从经济伦理学角度解读《资本论》[J];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陈其俊;《资本论》的三个崭新点刍议[J];河北学刊;1983年01期

10 陈乃圣;从《资本论》中探索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途径[J];经济问题;198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法善;;美国的金融危机与《资本论》再学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查培轩;;从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看中国经济学的基础[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永年;王纲;陈艳君;;《资本论》与文化产业发展[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周宏;;“《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跃纲;;用《资本论》的真精神指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设[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世祯;;《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的出版经过[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洪灏;;对《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几点思考——重读《资本论》笔记[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8 缪国亮;;把《资本论》原理融入经济学原理教材的探索[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黄立君;;从《资本论》对英国工厂法的分析看马克思的法经济学思想[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朱春燕;;《资本论》中马克思劳动力产权思想及启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戴刚;老教授十四载著书新解《资本论》[N];哈尔滨日报;2008年

2 南京大学 洪银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指南[N];光明日报;2011年

3 王多;《资本论》的持久魅力[N];解放日报;2008年

4 张克难;《资本论》热销说明了什么[N];解放军报;2008年

5 贾振宇 杨杰;有感于《资本论》在西方的热销[N];中国国防报;2009年

6 裴小革;西方人评说《资本论》一瞥[N];北京日报;2003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余斌;不朽的《资本论》[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梁小民 柳红;还是应多读《资本论》[N];北京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王坤宁;时代化不应景 通俗化不媚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10 黄冈市纪委 吴迪;建议读读《资本论》[N];黄冈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驰巍;对《资本论》的认识论考察[D];复旦大学;2012年

2 朱云平;《资本论》转型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华侨大学;2012年

3 徐洋;《资本论》第二册形成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钱立火;《资本论》与唯物史观[D];复旦大学;2004年

5 姚新立;资本空间化的历程与状况[D];苏州大学;2013年

6 凌玉建;论艺术生产的产业化转向[D];北京大学;2012年

7 王天勇;我国城市商圈生态演进规律及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亮;区域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演进规律与创新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徐祥军;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鸣飞;《资本论》第一卷所使用的还原思维法[D];西北大学;2011年

2 周呈呈;《资本论》哲学语境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郑伟;论《资本论》核心概念的辩证转化[D];河北大学;2009年

4 乔连军;评阿尔都塞、曼德尔对《资本论》的哲学解读[D];安徽大学;2012年

5 韩冰;《资本论》对资本的伦理批判[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黄宏云;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概念[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金鑫;《资本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中国化探索[D];延安大学;2012年

8 张永辉;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9 格日勒图;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陈天慈;《资本论》的社会需要范畴研究[D];华侨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434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34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f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