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应得的基础:分配正义视角的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16 07:15
【摘要】:应得是正义理论、特别是分配正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对应得基础的论证则是其研究重心和难点。能力、努力和贡献等被作为常识性的应得基础不仅在理论上有证成的难度,而且面临一些正义理论家的深刻批判。尽管如此,对应得基础的讨论和对相关批判的反思,却是推进应得理论研究、探索分配正义原则的重要前提,因而应该把这种讨论和反思不断引向深入。
[Abstract]:Due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theory of justice, especially in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on justice, and the argumentation of the basis of justice is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its research. As the basis of common sense, ability, effort and contribution are not only proved difficult in theory, but also face the profound criticism of some justice theorists. Nevertheless, the discussion of due basis and the reflection on related criticism are important prerequisites for promoting the study of deserving theory and exploring the principle of distribution justice, so this kind of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should be continuously deepene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AZ001)的中期研究成果
【分类号】:F0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葛四友;;市场经济制度的道德根据:按贡献分配?[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2 葛四友;;论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与反应得理论[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章建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徽政治生态建设[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汤俪瑾;;论政府诚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光辉;;伦理视野下的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孔毅;;儒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伦理思想及其启示[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廖加林;;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王淑芹;;博弈均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6 庞永红;;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制度伦理建设[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7 王芳;;浅论冯友兰“道德境界说”与和谐社会理想人格的建构[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8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靳凤林;;简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特殊性[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乔法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途径[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葛四友;评阿内逊的福利机遇平等观[J];哲学研究;2004年10期

2 葛四友;;运气均等主义与个人责任[J];哲学研究;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磊;张志忠;;马克思与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比较及其启示[J];前沿;2008年11期

2 成福蕊;;阿马蒂亚·森:《正义观》[J];公共管理评论;2010年01期

3 郑岩;;罗尔斯公平正义论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3期

4 顾速;什么是市场体制下的公正分配原则——评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之争[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1期

5 张永锐;;论罗尔斯的“未知之幕”与“原初状态”[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6 晋利珍;;罗尔斯公平正义论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基于经济伦理视角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年01期

7 黄莹;;新政治经济学框架中的社会正义与公平——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探讨[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宋玮;;罗尔斯正义观的双面性[J];网络财富;2010年12期

9 朱琳;;分配正义: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以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为视角[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邓肄;;罗尔斯的公共理性理论及其与正义理论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国栋;;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贵州”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3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4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吕晓明;;罗尔斯正义论与公平正义价值观的确立[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霍耐特;马克;谢静;;从为承认而斗争到多元正义构想——阿克塞尔·霍耐特访谈录[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9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10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姚大志;当代西方正义理论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3 廖申白;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N];学习时报;2003年

4 青年学者 江绪林;捍卫自由[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冶进海;寻找通往正义的路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记者 殷淼;中国市场充满商机[N];人民日报;2006年

7 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尔斯、诺齐克、布迪厄三人祭[N];南方周末;2003年

8 范仄(书评人);“主体”权利化之后……[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邢贲思;理性、正义和善[N];学习时报;2002年

10 张泰欣;罗·罗获广州航道局1140万英镑大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2 宿晓;国际正义与全球正义辨[D];吉林大学;2006年

3 徐作辉;罗尔斯正义观念转向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盛美军;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文化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李和佳;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玉芳;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8 曹瑞涛;多元时代的“正义方舟”[D];浙江大学;2005年

9 贾中海;社会价值的分配正义[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资琳;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舒适;宪政传统中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之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鑫;罗尔斯新契约论之探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武雄;罗尔斯国家正义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志丹;正义的起点[D];吉林大学;2009年

6 朱琳;试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信任问题[D];河北大学;2005年

7 赵文静;中国儒家与罗尔斯关于正义理论之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包天祥;论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与正义理论的论证[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关亦宸;罗尔斯正义理论及其借鉴意义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凌瑜;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再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7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27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f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