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分配理论与市场设计实践的完美合作——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论述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卫华;;技术预见与博弈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7期
2 侯经川,邱均平,文庭孝;信息、博弈与竞争力——关于竞争力的信息经济学分析[J];情报学报;2005年04期
3 文豪;;合作竞争——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陈琛;张雷;;公共政策缺陷的经济学分析[J];学习论坛;2009年01期
5 闫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百科全书式”的经济学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6期
6 张平淡;韩伯棠;李振键;;公共性品牌的建设[J];管理现代化;2006年06期
7 王玉灵,夏国平;产业结构调整中技术选择的机制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冯亦斐;谢林:冷战博弈框架奠基人[J];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43期
9 孙亚莉;;从博弈论角度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J];商场现代化;2009年12期
10 肖冬平;顾新;;知识网络中组织间信任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博弈论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睿;;生态技术社会选择的博弈论视角[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罗丽艳;;循环经济:人与自然重复博弈的合作解[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黄少安;黄凯南;;论演化与博弈的不可通约性[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聂海涛;刘洋;毛旭艳;;奥运会转播权投标之博弈模型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何勇;王永兴;;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的缺陷及改革思路[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肖勇;;关于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存在及其内容体系[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9 张丽;;试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与核心问题的现实意义[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英;团购与博弈论[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唐学鹏;博弈论归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王则柯;我给本科生讲奥曼和谢林[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4 韩保江;博弈论为什么一再获奖[N];学习时报;2005年
5 李晓静 本报记者 路敦海;博弈论与中国经济[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6 复旦大学 程实;博弈论的“第二春”[N];中国证券报;2005年
7 张军 傅勇;诺奖回归博弈论[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陈支农;合作博弈:艰难而实用的妥协[N];中国冶金报;2005年
9 朱广菁;博弈最佳战略选择是合作[N];大众科技报;2005年
10 记者 俞莹;政策制定者须懂博弈论[N];上海金融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颖;知识商品交易价格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刘惠敏;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区域发展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任志涛;自然垄断产业的公私伙伴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郝玉龙;区域经济元竞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潘亚俊;现代技术自组织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微;基于博弈论的排队经济学模型及策略分析[D];燕山大学;2010年
7 史冬梅;复杂网络上的合作涌现空间公共品博弈中的异质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范良聪;实验经济学兴起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刘根荣;市场秩序理论研究——从利益博弈的角度[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孝忠;市场进入次序优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李心芹;产业链若干问题研究—特性.类型.利益分配[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曾兆勇;博弈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运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钧;不对称信息下政府最优监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秦剑澜;基于博弈论的幼稚战略产业保护及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6 刘淑芳;博弈论视域中效率与公平的辩证法[D];山西大学;2007年
7 刘显全;试论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8 达捷;我国招标投标价格决定机制的博弈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9 梁海音;经济学理性的本质及其在不同决策环境中的表现[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永生;试析《资本论》与数学方法的运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4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5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