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10:08

  本文关键词: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弗里德曼在20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提出“自然率假说”和“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成功地解释了“滞胀”,否定了凯恩斯认定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此消彼长的替换关系,”用“自然率假说”和“适应性预期”提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得出经济政策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的结论。弗里德曼成功预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张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自由放任,由市场自行调节。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论点主要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和主张自由市场机制和有限政府。文章从弗里德曼经济哲学的角度解释其菲利普斯曲线,从弗里德曼自身的经济哲学观出发分析了其菲利普斯曲线的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为弗里德曼菲利普斯曲线提供了更为严谨的逻辑基础和哲学依据。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接受弗里德曼的政策主张,弗里德曼的经济理论曾一度成为各国政府的御用经济学,尤其是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结论更是作为各国政府行为的准则。英国的撒切尔夫人践行了弗里德曼的政策主张,通过控制通货膨胀和减少国家干预,鼓励私人企业积极性,在英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显示出其理论主张的局限性。 本文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框架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了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的重新解释。第三部分分析了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哲学基础。第四部分研究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在英国的政策实践。第五部分结合我国国情,研究了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实践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通货膨胀率 菲利普斯曲线 自然失业率 适应性预期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91.3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2
  • 1.1 研究背景7-8
  • 1.2 研究意义8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8-11
  • 1.3.1 国外研究现状8-9
  • 1.3.2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4 主要内容及思路11
  • 1.5 创新点11-12
  • 2 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的重新解释12-39
  • 2.1 菲利普斯曲线的演进过程12-15
  • 2.1.1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12-13
  • 2.1.2 利普西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13-15
  • 2.1.3 萨缪尔森和索洛发展的菲利普斯曲线15
  • 2.2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15-32
  • 2.2.1 自然失业率15-17
  • 2.2.2 弗里德曼对适应性预期的发展17-18
  • 2.2.3 弗里德曼对通货膨胀的解释18-23
  • 2.2.4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23-32
  • 2.3 弗里德曼的政策主张32-39
  • 2.3.1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33-37
  • 2.3.2 主张自由市场机制,有限政府37-39
  • 3 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哲学基础39-44
  • 3.1 弗里德曼的经济哲学简述39-42
  • 3.1.1 自由主义经济哲学39-40
  • 3.1.2 弗里德曼的方法论观点40-42
  • 3.2 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哲学基础42-44
  • 3.2.1 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的自由经济哲学基础42
  • 3.2.2 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方法论基础42-44
  • 4 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在英国的政策实践44-54
  • 4.1 实践背景44-46
  • 4.2 撒切尔夫人时期的英国的政策实践46-50
  • 4.2.1 控制通货膨胀46-48
  • 4.2.2 减少国家干预,鼓励私人企业积极性48-50
  • 4.3 撒切尔夫人时期的英国货币主义实践成效50-51
  • 4.3.1 撒切尔夫人经济政策的成效50
  • 4.3.2 撒切尔夫人经济政策的代价50-51
  • 4.4 对英国政策实践的反思51-54
  • 4.4.1 撒切尔夫人对弗里德曼观点的坚持51-52
  • 4.4.2 弗里德曼政策主张的局限性52-54
  • 5 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实践的适应性和局限性分析54-58
  • 5.1 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实践的适应性54-57
  • 5.1.1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原则回顾54-55
  • 5.1.2 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对中国通货膨胀治理的启示55-57
  • 5.2 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实践的局限性57-58
  • 5.2.1 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要求57
  • 5.2.2 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使货币投放量难以准确度量57
  • 5.2.3 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差57-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61-62
  • 后记62-6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为敏;货币主义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评价[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崔建军;重新认识菲利普斯曲线的真正价值[J];经济学家;2003年01期

3 杨宝昌;李楠;;流动性过剩的货币主义分析[J];开放导报;2008年04期

4 孙兵;;二战后英国私有化政策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5期

6 杨豫,王皖强;论撒切尔政府的反通货膨胀政策[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傅尔基;论现代货币学派的“货币至关重要”的分析方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郑刚;从“英国病”的根源谈起[J];决策探索;1994年06期

9 毛锐;从货币主义到私有化——论撒切尔政府私有化政策的提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杨宏山;“英国病”的根源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弗里德曼的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28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