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有效需求与供给的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09:13
本文关键词:技术有效需求与供给的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有效需求 技术有效供给 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内生供给 制度
【摘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技术创新是将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并由此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竞争的新格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技术无一例外地成为竞争力的基础和主要源泉,谁能够实现技术的有效需求与供给,谁就可能成功地推进经济发展。 在全球经济和科技一体化的背景下,在跨国公司RD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趋势下,研究技术需求、技术供给及其特殊规律,研究系统(包括国家、地区和企业)的技术有效需求、有效供给及其实现路径,研究技术需求和供给能力的构成及评价体系,以提升经济系统在世界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但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且将丰富和发展创新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本文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经济学、技术创新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系统论等理论,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技术有效需求与供给的机理。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在对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与供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自身的特点,给出了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的概念,分析了技术需求与供给的特性; 其次,界定了技术有效需求与技术有效供给的内涵,提出了实现技术有效需求与供给的路径,深入论证了技术有效需求和技术有效供给的关联,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对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 再次,在分析资源与技术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定义了技术需求能力与供给能力的概念与内涵,剖析了技术需求能力与技术供给能力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技术需求能力和技术供给能力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进而,针对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技术外生和国家技术内生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技术供给外生化与内生化的内涵,剖析了企业技术外生化的产生原因、国家技术内生的背景、路径及对科技全球化下的跨国公司技术外溢效应的充分利用,指出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科技全球化,提高其技术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最后,,在对制度与技术有效需求与供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科技制度、文化观念等对技术有效供给的影响与作用,从知识产权、企业、市场经济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技术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建议。
【关键词】:技术有效需求 技术有效供给 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内生供给 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6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导论9-18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4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6
- 1.3 研究方法和路线16-17
-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技术需求与供给的理论基础18-33
- 2.1 技术的概念和特点18-20
- 2.2 技术需求的相关理论20-27
- 2.3 技术供给的相关理论27-32
-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技术有效需求与技术有效供给33-59
- 3.1 技术商品化33-37
- 3.2 技术有效需求37-42
- 3.3 技术有效供给42-46
- 3.4 技术有效需求与供给的资源配置研究46-51
- 3.5 技术有效需求和供给与经济增长51-58
- 本章小结58-59
- 第四章 技术有效供需与技术创新59-81
- 4.1 技术创新的本质、类型与过程59-65
- 4.2 技术有效供需与技术创新65-67
- 4.3 技术有效供需的实现67-74
- 4.4 技术有效供需的对接74-76
- 案例: 海尔电冰箱技术的有效需求向有效供给转化的实践76-77
- 案例: 从跟踪走向创新的春兰77-80
- 本章小结80-81
- 第五章 技术需求和供给能力研究81-110
- 5.1 能力与资源81-85
- 5.2 技术需求能力85-92
- 5.3 技术供给能力92-96
- 5.4 技术供给能力的评价与应用96-103
- 本章小结103-110
- 第六章 技术供给:外生与内生110-133
- 6.1 技术供给的两种机制110-114
- 6.2 技术外溢效应与技术有效供需114-118
- 6.3 科技全球化与技术跨越式发展118-129
- 本章小结129-130
- 附:韩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跨越130-133
- 第七章 制度与技术有效供需133-155
- 7.1 制度133-134
- 7.2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134-141
- 7.3 制度与技术有效供需141-148
- 7.3 技术有效供需的制度建设148-154
- 本章小结154-155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155-157
- 8.1 全文总结155
- 8.2 主要创新点155-156
- 8.3 研究展望156-157
- 参考文献157-165
- 致谢165-166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166-168
【相似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蔚;技术有效需求与供给的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25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2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