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与弗里曼的创新思想及其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熊彼特与弗里曼的创新思想及其比较研究
【摘要】: 创新起源于创新思想,“创新思想”是一种思维的发展模式,它主要解释了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原因,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思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重视。 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sis Schumpeter,1883~1950),学识渊博,著述颇丰,他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在西方经济学发展进程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熊彼特1912年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系统的论述了创新理论。他提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熊彼特把创新概括为以下五种形式:(1)生产新的产品;(2)引进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新的市场;(4)开拓并利用新的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5)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987年,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将李斯特的国家专有因素传统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其著作《技术政策与管理绩效: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弗里曼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正是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扩散。 本文通过对熊彼特和弗里曼的创新思想进行对比研究,论述了创新思想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创新思想对城市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熊彼特 弗里曼 创新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9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1 引言8-11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背景8
- 1.2 研究现状8-9
- 1.2.1 国外研究现状8
- 1.2.2 国内研究现状8-9
- 1.3 选题意义9-11
- 1.3.1 创新点和预期目标9-11
- 2 熊彼特创新思想研究11-25
- 2.1 创新与创新思想11-12
- 2.2 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其涵义12-13
- 2.3 熊彼特创新思想的方法论特征和创新文化观13-14
- 2.4 熊彼特的创新综合性观点14-16
- 2.4.1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考察14-15
- 2.4.2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15-16
- 2.5 熊彼特创新观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思想的主要体现16-20
- 2.5.1 熊彼特创新观的理论基础16
- 2.5.2 熊彼特创新思想的主要体现16-20
- 2.6 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局限性20-23
- 2.7 熊彼特创新思想的意义23-25
- 3 弗里曼的创新思想研究25-35
- 3.1 弗里曼创新理论的提出25
- 3.2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渊源和提出25-27
- 3.3 弗里曼创新思想的主要体现27-35
- 3.3.1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的方法论特征27-28
- 3.3.2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所蕴含的创新观28-29
- 3.3.3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的先进性29-30
- 3.3.4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特征30-31
- 3.3.5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领域31-32
- 3.3.6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适用性32-33
- 3.3.7 弗里曼创新思想的局限性33
- 3.3.8 弗里曼创新思想的意义33-35
- 4 熊彼特和弗里曼创新思想的比较研究35-46
- 4.1 熊彼特和弗里曼创新思想的渊源与历史演变35-37
- 4.2 熊彼特和弗里曼创新思想的异与同37-38
- 4.3 熊彼特和弗里曼创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38-39
- 4.4 熊彼特和弗里曼创新思想的思路和方法39-41
- 4.5 熊彼特和弗里曼创新思想模式的异与同41-44
- 4.5.1 熊彼特的创新模型42-43
- 4.5.2 弗里曼国家创新体系的模型43-44
- 4.6 从熊彼特和弗里曼的创新思想对比看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44-46
- 5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焕峰;;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9期
2 周进,石铭;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J];企业管理;1995年12期
3 冯长根;学术论文是创新思想的重要载体[J];民主与科学;2001年01期
4 马尔库斯·C·贝克尔;汉斯·U·埃布林格;乌尔里奇·海德克;T·克级德森;张吨军;;熊彼特之经济发展理论、商业周期理论和民主理论间的缺环——评熊彼特的《发展》[J];南大商学评论;2005年03期
5 方在农;;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说起[J];自然杂志;2006年02期
6 付方赞;孙力;;熊彼特的思想遗产——经济分析史研究的范围与方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张轶斌;;寻找企业创新动力[J];中国石油企业;2008年11期
8 郭楠;;关于我国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9 张君;温志强;;熊彼特民主理论评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0期
10 黄乐;;马克思与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分析[J];财政监督;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又才;;创新: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习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思想的体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谭向荣;郭晓东;;坚持与时俱进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永芳;;江泽民创新思想初探[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晶晶;;论创新思想与中国博物馆学研究[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李彦;;论企业创新与创新实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朱松山;孙东浩;;以“军民兼容”、“两头兼顾”创新思想指导西部大开发与军事经济建设协调发展[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8 ;确立以发展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法——山西省电力公司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颜建华;;民族主义是孙中山的创新思想[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知识创新工程[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九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克林邋(上海);智慧天长地久[N];南方日报;2007年
2 张茉楠;美国需要“熊彼特”而非“凯恩斯”[N];经济参考报;2011年
3 本力;“这个世纪最老练的保守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SAP中国研究院总裁 芮祥麟;今天,没有企业能单独完成从头到尾的创新[N];中国经营报;2009年
5 特约通讯员 孔祥文;十四局三处 在改革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0年
6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沈铭贤;创新不是个“大箩筐”[N];文汇报;2011年
7 耿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4年
8 驻站记者 师岗强 通讯员 陆燕;用创新思想提高工作质量[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4年
9 郭山城;抓住“以人为本”主线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10 柏兆钰 王泓仪;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玉;马克思的创新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杨波;江泽民文化创新思想与当代企业文化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童丽;近代银行家:中国金融创新思想的先驱(1912—1949)[D];复旦大学;2004年
4 刘元凤;创新型城市的综合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战梦霞;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关伟;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何军;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徐占忱;区域企业集群耦合互动创新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霞;熊彼特与弗里曼的创新思想及其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周文龙;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胡蓉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1年
4 郭雁冰;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及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春梅;毛泽东创新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文博;技术创新经济学述评[D];吉林大学;2004年
7 梁培军;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张光华;江泽民创新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东芝;邓小平创新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10 柳明;我国技术创新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25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2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