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域下颜李学派与斯密之理想社会理论比较
本文关键词:伦理学视域下颜李学派与斯密之理想社会理论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颜李学派 亚当·斯密 理想社会 富国裕民 经世致用
【摘要】:中西文化都探寻建立理想社会的途径。在西方,亚当·斯密关注建立"富国裕民"的理想社会,为18世纪英国发展经济、壮大国力提供理论支持。同一时期中国,颜李学派盛极一时,旨在建立以儒家伦理"经世致用"的理想社会。两者皆认同人性复杂、利益合理的观点,并分析了理想社会的三要素,即劳动的价值、商业的地位及制度的作用。但将其置入各自哲学体系中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具有根本性的差异。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颜李学派 亚当·斯密 理想社会 富国裕民 经世致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颜李学派伦理思想研究”(项目号:12FZX0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同处大变革时代,颜李学派1提出“经世致用”,亚当·斯密提出“富国裕民”。他们生活在相近的历史年代,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中国传统文明正处于逐步被西方现代文明超越的关键时期。颜李学派和斯密是中西方探索理想社会体系的典型代表,然而两者学术命运迥异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在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杨艺红;;浅析儒家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张静;赵京娟;;对“斯密问题”的解读——简论《道德情操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4 陈联俊;李萍;;公民意识教育中文化传统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常江;宁文斌;;马克思历史观研究的古典经济学前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赵清文;;荀子对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发展的理论贡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李春;;民商法本位区分与责任机制差异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唐艳艳;肖建忠;;创意与企业家精神:为什么企业家需要企业[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9 韩伟;;《吕氏春秋》中“无为而治”的实现[J];才智;2009年12期
10 费延伟;;孟子人性论的分析[J];才智;2009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郑雪滢;;试论法治文化的社会意义[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吕莎;;论墨子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黄守红;万波;;隔水问樵夫——王夫之德育思想对传统德育问题的解读[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5 邹玲;刘海君;;孔子的“仁”学与政治民主建设中的“以人为本”[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袁浩镛;;浅析旅游伦理的道德判断[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7 张俊;;康德德福配享学说的思想渊源[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张俊;;康德圆善说的思想渊源[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杨安华;张伟;;论当代公共危机发生的伦理成因[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洪贵;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白明;老庄正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多旺;法家的功利价值取向与泰国的兴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岳楠;儒家仁爱观与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养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倩;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璇;企业诚信建设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冀史;;颜李学术讨论会将于1985年在保定市举行[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2 张荫芝;;颜李学派知行观的历史评价[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3 周兆茂;;颜李学派与桐城派[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4 ;提交“颜李学术思想讨论会”的论文题目[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5 宋立卿;解成;;颜元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命运[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寇奇平 张宝林 通讯员 李善奇 马欣;借力文化奏响发展曲[N];保定日报;2011年
2 ;倾力打造颜元文化品牌[N];保定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宁宁;清末民初颜李学派的传播与复兴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5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0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