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地区交通运输服务发展对策
本文选题:城市群 + 交通运输服务 ; 参考:《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05期
【摘要】:正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的区域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群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交通运输系统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引导和支撑,应当得到足够重视和实现较快发展。一、城市群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一)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技术等级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群己初步或正在形成以核心城市为中心、辐射区域内其他城市,以及重要城镇和重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the trend of regional cluster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entered the fast lane. As an important guide and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ransportation system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and developed rapidly. Firs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 development in urban agglomeration (1) the infrastructure network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t present, th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have taken the core city as the center or are forming other cities in the radiation region. And important towns and heavy weights
【作者单位】: 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交通网络化的空间效应模拟研究》(4117110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高铁快速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11&ZD159)
【分类号】:F5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维辰;把晋中建成新型城市群和文化旅游区[J];前进;2000年08期
2 徐琴;;城市价值观和人类社会发展观的对应演进——兼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战略[J];未来与发展;2000年06期
3 韩洁;我国形成三大城市群[J];中国建设信息;2003年01期
4 ;中国五大地区性城市群比较[J];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41期
5 仇保兴;政府如何有效地经营城市[J];西部大开发;2003年01期
6 ;背景链接:世界五大城市群[J];中国城市经济;2003年09期
7 张文忠;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大城市群的发展——评周牧之《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8 钮德明;我为什么积极参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筹建[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4期
9 刘勇;充分发挥武汉市及武汉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龙头带动作用[J];学习与实践;2004年05期
10 ;城市聚焦[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4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清平;;建设沿海城市群是广西重要的增长极[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2 郭省;;精心构筑以石家庄为龙头的冀南城市群 为建设沿海强省发力领跑[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饶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琳;魏溯华;姜迎;;城市群推动辽宁城乡经济中的发展[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贺素莲;;紧凑理念下的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网络布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叶奇;陈文海;;大长株潭、“3+5”城市群的一体化规划与发展共赢[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7 陈群元;尹长林;;我国城市群不协调发展现象的探析[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8 高惠瑛;冯启民;贾婧;;城市群交通安全应急系统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发曾;刘静玉;;我国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基础与实践[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程成;;对武汉城市圈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郁鸿胜;城市群制度创新之重点[N];国际金融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阴雪;“反竞争”的城市群[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郁鸿胜;城市群竞争力决定中国发展未来[N];文汇报;2006年
4 佚名;对美国城市规划的认识与思考[N];建筑时报;2008年
5 程小旭 胡亮;城市群如何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增长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记者 徐和平;三市长展望“宜荆荆”城市群[N];湖北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宋广玉;城市新“型态”的五大突破口[N];南京日报;2010年
8 宋时飞;在城市中发现美创造美[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郁鸿胜;科学规划上海市域城市群[N];解放日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 张烨;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刚;长株潭城市群社区休闲体育设施现状及需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春雷;城市群视阈下“联合政府”内的合作方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白晨曦;智慧城市的本质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4 吴朋珊;当城市遇见微电影—城市微电影发展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5 钟绵生;山东省东部城市群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乐;长株潭城市群用地扩展与用地经济效益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高红丽;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冠华;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状况预测及效益评价[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9 张荣;环京津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发展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馨;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39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03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