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地区旅游古镇传统商业街道空间质量评价研究——以广西兴坪古镇为例
本文选题:桂北 切入点:民族地区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旅游古镇是桂北地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商业街道空间是旅游古镇的核心旅游吸引物。研究选取桂北地区代表性旅游古镇兴坪镇为案例点,从空间使用者角度构建了传统商业街道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研究发现其质量主要受文化因子、功能因子、流通性因子、活动性因子和环境支持因子影响,文化因子在决定旅游古镇传统商业街道空间质量中占据首位重要度,现代商业功能是空间质量的关键要素。研究有助于考察桂北古镇传统商业街道空间在旅游环境中的适应性,提高传统商业街道空间的管理水平。
[Abstract]:The ancient tourist tow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ourism products in northern Guangxi.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 space with regional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the core tourist attraction of the ancient tourist town.This paper selects Xingping Town, a representative ancient tourist town in northern Guangxi, as a case study, and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pac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users.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its quality was mainly affected by cultural factors, functional factors, circulative factors, activity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 factors.Cultural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s in ancient tourist towns, and modern commercial functions are the key elements of spatial quality.The study is helpful to investigat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 space in the tourist environment an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 space.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旅游村镇中传统商业空间的应用问题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视角”(12YJCZH040) 浙江师范大学科研项目“旅游小城镇的空间拓展机制研究”(SKYB20114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592.7;F7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鸣镝;;国内旅游小城镇景观建设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琰;改善传统商业街空间质量的若干思考[D];重庆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俊翔;旅游生态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李青;城市近郊小城镇旅游动力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毛成功;历史文化名城商业用地空间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德,张晋庆;上海市消费者出行特征与商业空间结构分析[J];城市规划;2001年10期
2 卢松,陆林,王莉,王咏,梁栋栋,杨钊;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3 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4 吴必虎,李咪咪,黄国平;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J];地理研究;2002年05期
5 王伟强;创造富有生机的中心商业区──解析南京东路步行街的环境设计[J];规划师;2000年06期
6 袁奇峰,林木子;广州市第十甫、下九路传统骑楼商业街步行化初探[J];建筑学报;1998年03期
7 李磊;历史城镇商业发展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4年01期
8 赵珂;山地小城镇外部空间形态特色发展规划[J];小城镇建设;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凡;湖北赤壁羊楼洞古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甲任;;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5期
2 白屯;;生态风险与提升民族地区科技应对能力的系统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张武;;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1期
4 张千友;王兴华;;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基于2000—2009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国和;;欠发达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生态意识培育探讨[J];社科纵横;2011年08期
6 王俊程;武友德;罗安周;;边境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路径探析——以滇东南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刘纯彬;李叶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8 曲丹婷;蔡果兰;;坐标四分法下民族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度分析——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民族城市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云;石瑞卿;;甘肃省卓尼县劳务输出问题及对策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10 振宇;;为了藏区学子就业成才——我省推动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就业促进工作[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一星;;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初探[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林锋;高育明;;民族地区人才资源与保亭经济快速发展[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3 张世和;;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城市化[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宋栋;;论初发型城镇体系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商嘉友;;中国组群式城市的特点及其中的民族关系与对策[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7 李安辉;;散杂居民族地区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难点及对策研究[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8 绽小林;陶秉元;;青藏高原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与生态移民及社会发展困境问题研究——以青海藏区藏民族移民群体为主体的实证研究[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9 姜朋;;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反身性特征及其法律价值——以城市建筑内部环境为中心[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龚泽轩;民族地区引资应“热而有序”[N];团结报;2005年
2 大理州工商局 杨晓霞;做好民族地区消协工作要重视维护民族团结[N];大理日报(汉);2008年
3 临夏州工商局党组书记 局长 刘显明;当好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卫士[N];甘肃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菲 贾楠;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临夏州工商局党组书记 局长 刘显明;如何当好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卫士[N];民族日报;2010年
6 川讯;四川省民委加大民族地区民生工程实施力度[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驻湖北记者 程芙蓉;推动民族地区在绿色繁荣中实现新跨越[N];中国旅游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钱丽花;民族地区应做好劳务的“输后”工作[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民族地区如何以创业促就业[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记者 周志宏;“616”,走过两年[N];恩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汪中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杨建翠;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茶娜;基于循环经济思维的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成长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向佐谊;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翟玉龙;人力资本与少数民族就业能力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利;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左燕;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曹霞;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的制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丽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何初阳;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6 岑雪婷;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马期茂;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马作雄;民族地区农村资本形成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孙婷;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张继伟;民族地区城镇协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92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92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