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三沙岛屿旅游开发内陆市场偏好研究——基于郑州市场的调查
本文选题:岛屿旅游 切入点:内陆市场偏好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4期
【摘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南海三沙海岛旅游开发意义重大。以内陆客源市场开发为对象,通过对郑州市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对三沙海岛旅游开发的意义、居民旅游意愿、旅游时间与经济花费意愿、旅游吸引物、旅游方式、旅游产品偏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等视角系统分析内陆客源市场对三沙旅游的市场偏好,并从海岛旅游产品开发、拓展旅游市场、增加旅游客流等方面对南海三沙岛屿旅游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In the current complex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ansha Islan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tourist market as the objec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residents of Zhengzhou City, the significanc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ansha Island and the residents' tourist will are analyzed. Tourism time and economic spending willingness, tourism attraction, tourism mode, tourism product preference and other issue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from the level of education, occup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incom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market preference of the inland tourist market to Sansha tourism, and develops the tourism market from the island tourism product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ansha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increasing tourist flow.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GXS5D119)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项目(132400410271)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灵杰;玉环大鹿岛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东海海洋;2000年04期
2 陆林,宣国富,章锦河,杨效忠,汪德根;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3 陈金华;周灵飞;;海岛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研究——以福建东山岛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2期
4 王树欣;张耀光;;海南省滨海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对策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09期
5 刘志军;刘金;崔伦辉;;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发展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10期
6 王琦;李悦铮;;文化型海岛的旅游开发与研究——以刘公岛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1期
7 王跃伟;栾维新;陈航;;区域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海洋信息;2008年03期
8 陈烈,王山河,丁焕峰,王华;无居民海岛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广东省茂名市放鸡岛为例[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9 唐少霞,唐本安,毕华;立足热带海岛资源特色,打造南国旅游资源品牌[J];经济地理;2004年04期
10 刘伟;李悦铮;;长山群岛旅游开发与布局模式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建;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浙江大学;2007年
2 孙炜芳;福建省海岛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淑敏;孙坤;杨效忠;;近30a黄山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2 陈娟;王风维;刘阳;;中国海岛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3 范恒君;;基于RMPP分析的滨海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析——以广西北部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4 夏玢;景区集群开发对客流季节性分布的影响——以安徽省潜山县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蔡大鑫;刘少军;田光辉;许向春;崔丹;张京红;;海南岛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6期
6 颜磊;许学工;章小平;;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春艳;王月;;海洋休闲旅游研究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李书恒;郭伟;施晓冬;朱大奎;;舟山群岛海洋环境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9 胡文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于洋;王尔大;刘爱琴;;滨海城市海岛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以大连獐子岛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进;曹卫;;广东省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郑慧;;竹岔岛发展海岛旅游的SWOT分析[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张莹;;2008年奥帆赛对青岛市海洋旅游的影响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殷洁;盛红;;中国海洋旅游研究综述[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隋芹芹;;滨海旅游国内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6 李悦铮;俞金国;王恒;刘伟;李红波;;海岛旅游度假区规划创新研究——以大连长山群岛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史小珍;龚正;张敏红;郭旭;胡晓虹;;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创新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8 衣华鹏;朱文娇;;山东省长岛县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焕;白松竹;;阿勒泰地区旅游气候指数及评价[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严斧;雷凌;蒋江龙;苏江峰;徐小进;;张家界市旅游客流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明太;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叶欣梁;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徐海军;基于入境旅游视角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贵平;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成因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志奎;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华;体验经济视角下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欢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包乌兰托亚;基于海洋科技产业城的青岛海洋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杜贵爱;中国海洋旅游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杨霞;平遥古城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调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国静;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带开发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江海旭;地中海地区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丽;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海岛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邢娟娟;海岛旅游与港口建设的互动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威威;长山群岛旅游气候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志;;刘公岛海权文化主题公园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2 黄成林;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3 黄佛君;张雷;;主题公园旅游文化学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4 刘刚;孙建;;对深化观光旅游若干问题的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5 李滨,叶娟;略论青年海岛旅游产品的开发——以舟山为例[J];商业研究;2003年09期
6 周珂;谭柏平;;论我国海岛的保护与管理——以海岛立法完善为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逢自安;浙江海岛港口建设初探[J];东海海洋;1991年01期
8 于志臻;海岛旅游热中的冷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4年02期
9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舟山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10 崔凤军,刘家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 马勇;[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见习记者 郭少峰;[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宜革;旅游海岛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刘宏明;海岛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以嵊泗为例[D];浙江大学;2004年
3 卢昆;山东省海岛旅游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4 高书军;海洋旅游理论解析与方法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陈丹红;关于我国海岛科学开发利用的政策思考[D];武汉大学;2005年
6 孔海燕;威海海岛旅游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州市电器控制设备厂[J];低压电器;1990年04期
2 魏深义;前进中的郑州市房产管理局[J];中国改革;1996年10期
3 高百争;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新的运作格局[J];区域供热;1997年04期
4 ;蓬勃发展中的郑州市新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J];中国保健营养;2000年10期
5 范广军;中国房地产需要中原的声音──郑州市住宅建设和房地产业回顾与展望[J];决策探索;2001年11期
6 于向英 ,王传健;从郑州市现代化商贸城建设的进程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J];市场研究;2002年06期
7 刘孝龙;郑州市农村人口转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刘畅 ,张传伟 ,高桥;泔水养猪致富上邪道[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5年08期
9 荣姣凤;;郑州市产业扶贫拓新路[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6年02期
10 ;绿色郑州 生态家园[J];国土绿化;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强;王慧娜;;城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微观评价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2 ;郑州市新建7个公园42个游园全部开园[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3 曹新民;阳建强;;郑州西部老工业基地“城中村”改造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4 尚红宾;高峰;车金堂;;郑州市青少年宫影剧院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系统改造综述[A];《影视舞台照明与音响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兴茹;王东胜;;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与实例应用[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6 付安良;武洪涛;;郑州市投资环境地图集编制研究[A];地图学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新斌;;郑州大古都的年代学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齐萌;王强;张龙现;宁长申;;宠物犬肠道寄生虫调查及其公共卫生意义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建琴;郭晶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及郑州市利用现状分析[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丽;;郑州市暂住人口结核病管理模式初探[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可;拟对公众有限度开放[N];河南日报;2005年
2 苏宁、盛若蔚;郑州 “三票制”选出放心干部[N];人民日报;2005年
3 郑州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济昌;郑州:打造河南数字第一区[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李格非;郑州600亩用地上市 城西老工业区首次供地[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5 赵伟 赵新燕;郑州市强化机动车污染监测和控制[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程卫东;心系民生彰显物价组合拳成效[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7 康波;郑州社区科普大学将增建至50所[N];大众科技报;2007年
8 记者 张如铁 何可;两年后城区人均绿地9平方米[N];河南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李凤虎;日均发生7起火灾一天烧掉一辆汽车[N];河南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惠婷;道路停车难 立法也“难产”[N];河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霞;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分析、评价与城乡一体化调控[D];河南大学;2005年
2 李边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吕翠美;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4 常战军;HRPS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整合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杨富堂;小商品交易市场运行与发展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易晴;河南登封黑山沟北宋砖雕壁画墓图像构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许文峰;郑东新区龙湖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技术保障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康汉起;城市滨河绿地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淼;郑州市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改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宋河有;基于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定位的郑州旅游业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3 宋儒君;郑州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吴斌;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王斐;全民医保理念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刘志芳;郑州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宋杰信;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刘志刚;郑州市商业零售业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汤晓莉;郑州市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10 党超;郑州市房地产价格调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97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9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