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茶盏的源流及演变
本文选题:宋瓷 + 茶盏 ; 参考:《农业考古》2013年02期
【摘要】:本文探讨宋瓷茶盏器型的形式美及追溯与其相关的文化底蕴,通过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中的宋瓷盏、托的源流、演变,解读以实用为目的的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与宋人的饮茶生活方式的关系,探讨宋瓷茶盏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formal beauty of the vessel type of the porcelain tea in Song Dynasty and traces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By studying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porcelain in the Song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eramics, the author interprets the ancient Chinese creation thought with the aim of being practical.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ound tea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life style of drinking tea in Song Dynasty, and to probe into the unique artistic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 pot in Song Dynasty.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晶晶;;从宋瓷仿古看“仿”“造”[J];装饰;2010年02期
2 秦安建;;天工与清新——略论宋瓷的审美文化特征[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3 刘涛;宋瓷与明清彩瓷的美学解析[J];东方艺术;1995年05期
4 毕庆红;简析中国历代龙纹的造型特点[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张中华;形神关系在历史上的演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张中华;试论绘画工具和材料的演变及其作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年01期
7 方福颖;中国传统装饰吉祥图案及其艺术特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2期
8 徐健超;;龙泉窑瓷器装饰纹样的演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6年02期
9 杨翊;;浅谈历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女性形象[J];艺术研究;2006年03期
10 郑斌;;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流派演变趋势研究[J];云梦学刊;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钟国富;;璀璨夺目的竹簧工艺——略论江安竹簧工艺源流及其形态特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吕欣;徐望霓;;论功能在传统茶盏器形演变过程中的作用[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汉龙 河神;竹刻源流长[N];中国商报;2001年
2 杜高杰;没骨画的源流与创新[N];美术报;2003年
3 杨齐生;印章源流话古今[N];中国审计报;2006年
4 苏轶隆;书流美 画清新[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潘鲁生;民俗“纸扎”之源流[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鄞镇凯 通讯员 曾广锡 实习生 赵菁;汕头民间工艺精品羊城展风采[N];汕头日报;2006年
7 邵建武 徐馨;盛世当有宏图[N];人民日报;2004年
8 高荐邋张建国;师古人 师造化 体味河山本味[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张泉;国宝《张胜温画卷》[N];大理日报(汉);2006年
10 李镇西;最早的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N];山西政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沈t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2 茹峰;视觉图式的演变[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3 张晓霞;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05年
4 邢莉莉;明代佛传故事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5 吴刚毅;沈周山水绘画的风格与题材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6 韩璐;传统水墨花鸟画之源流与缘变阐幽抉微[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小丹;圆行有常[D];延边大学;2005年
2 马昀;论中国服饰审美思想的历史演变[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3 冯越峰;标志设计形式与风格的发展演变[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4 焦姣;门神画中秦琼、尉迟恭形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黄道勇;飞潜动植入画图[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高艳;论人民币纸币设计风格之演变[D];苏州大学;2005年
7 叶晓红;翡翠饰物的演变和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周子琴;传承与创造[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9 万晓梅;文字图形化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秦艳;演变与见证—从十年《étapes》看当今平面设计的趋势与方向[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922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2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