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0 19:07

  本文选题:区域旅游一体化 + 空间布局 ; 参考:《沈阳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旅游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旅游产业本身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且对其它产业的带动效应非常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旅游业当作其支柱型产业来发展。由此带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再加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旅游业进行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安徽省拥有十分丰富且类型多样化的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在此基础上,依托优良的区位优势,近几年来安徽省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区域合作苗头开始显现。但是,由于思想观念和行政划分约束,安徽省的区域旅游合作只是限于小区域内,没有从全省整体角度出发形成大旅游的观念,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这就造成安徽省旅游业整体实力落后。因此,加强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对于推动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提升安徽省旅游业整体实力有一定的帮助。论文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关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研究背景和相关理论的阐述。同时对国内外关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做了分析和总结,为论文写作打下理论基础。 第三章是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现状分析,这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的优势分析;二是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是针对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提出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基本构想,包括目标、旅游形象设计、空间结构模式、资源整合、旅游线路设计、总体空间布局等。 第五章是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具体对策。从一体化思想建立、政府导向、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这四个方面提出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归结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ouris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 tourism industry itself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comprehensiveness and great driving effect on other industries.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s regard tourism as their pillar industry to develop. As a result, the competi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is also very fierce. In addition, with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tourism to develop regional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Anhui Province has a very rich and diversified tourism resources, the humanities landscape and natural landscape reflect each other, on the basis of this, relying on the excellent location advantages,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Anhui Provinc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is beginning to appear. However,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ideology an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the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in Anhui Province is limited to small areas, and the concept of big tourism has not been formed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province, and it is in a state of fighting on its own. This causes Anhui Province tourism overall strength lags behind.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Anhui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is helpful to promote Anhui province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Anhui tourism.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pters are about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related theories of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paper writing.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Anhui province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this chapter includes two aspects: one is the advantage analysis of Anhui province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the other 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Anhui province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aims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of Anhui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conception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of Anhui province, including the goal, the tourism image design, the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the resources integration, the tourism route design. Overall spatial layout, etc.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Anhui Province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concrete countermeasur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 in Anhui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gration thought,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market system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华龙;尹常亮;王学定;;论酒泉市、嘉峪关市旅游业一体化发展[J];开发研究;2010年05期

2 朱孔山;;鲁南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可行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珏;;海南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SWOT分析[J];特区经济;2009年09期

4 孙曰瑶;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5 陈枫,吴志宏,南林枝,王铁岭,张辉,乔玉霞,苑履兴;中国旅游发展笔谈[J];旅游学刊;1991年03期

6 林哲浩,魏霞,张守志;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延边地区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7 张生,彭华,张强;广东省旅游可持续发展机制与对策的初步研究[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周俊满;;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区域旅游开发——以广西贺州市为例[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9 李加军;;淮河流域安徽片区域旅游合作分析[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9期

10 张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振之;张冠群;;区域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全域度假发展研究——以成都市大邑县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2 宁奉菊;;关于旅游企业集群与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思考[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李陇堂;;宁夏“两沙一河”带区域旅游开发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永文;;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5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框架介绍[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李书剑;;上海都市旅游对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作用及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陈广万;;区域差异与旅游资源互补是发展大区域旅游的核心——兼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和粤东旅游区域的形成[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8 李雪铭;邵学文;;自然环境和旅游经济相结合发展江苏区域旅游[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9 徐文光;;接轨大上海 融入长三角 打造运动休闲之城[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毛金风;杨莉;石玉;;消费者视角下区域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党委书记 张树宝;改善结合部环境 推进一体化发展[N];农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果;广东以一体化规划促一体化发展[N];广东建设报;2009年

3 记者 孙丽萍;提升岛内 拓展岛外[N];厦门日报;2010年

4 记者 刘艳 通讯员 李春妮;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成效显现[N];厦门日报;2010年

5 建始县红岩寺镇党委书记、镇长 向定群;加快科学发展打造楚天名镇[N];恩施日报;2009年

6 记者 黄怀;加快岛外建设 共享发展成果[N];厦门日报;2010年

7 涓子;延长石油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成[N];中国化工报;2010年

8 雷和平 马战军 于永昂 戴红霞;合力奏响四重奏 推进西咸一体化[N];金融时报;2010年

9 记者 周晗;建好基础促一体化发展[N];扬州日报;2010年

10 沙洲;滇中四城一体化基石已定[N];国际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苏;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吴瑞君;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郝记秀;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发展(IPTLU)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张美英;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6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杨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李瑛;基于旅游者行为的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组织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峰;成德绵区域旅游竞合的可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杨国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机制与模式[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秀宝;区域旅游整合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4 张秋娟;河北省区域旅游文化生态位测评及竞合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廖涛;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沈晓静;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俊;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分工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8 祁洪玲;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孔邦杰;基于GIS的区域旅游资源与环境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李柏文;国际区域旅游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探析——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为例[D];云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14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14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