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村旅游消费市场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Abstract]:A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 The health ,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our country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onsumption market ,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onsumption market cannot ignore the huge rural tourism consumption market .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son why the rural tourism consumption market is lagging behin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ason ,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tourism consumption market .
【作者单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F592;F723.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文彬;;我国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定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国琴;;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薛佳;;浅议旅游消费券的政府发放行为及其再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3 曾丽艳;邹烽;;长沙市居民出游障碍实证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年10期
4 陈玲玲;;国内旅游者消费结构及行为特征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江苏商论;2012年01期
5 丁燕华;刘志民;宋洋;;金融危机及世博会背景下上海市体育旅游发展的可行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张孝存;赵雅萍;;旅游非优区旅游市场拓展实例分析[J];商业时代;2008年28期
7 刘文彬;梁明珠;;我国城乡居民人均GDP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定量分析[J];特区经济;2010年05期
8 李振亭;;中国国内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国忠;郎富平;;农民旅游者出游特征及激励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邱洁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780户农村居民的微观数据[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霁雯;我国居民收入与国内旅游消费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险峰;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翟石艳;实验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晋;旅游消费的政策性影响因素感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潘君斌;浙江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田淑霞;城乡交错带农民旅游行为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扶梅娟;长沙市康体休闲产品游客消费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5 鄂春桃;江苏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D];扬州大学;2007年
6 曹慧彬;北京市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张玉红;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D];西南大学;2008年
8 龙鑫;西安市城市居民休闲旅游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书军,张广海;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及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4年04期
2 刘文彬;;我国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定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德安,冯卫红;山西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董红梅;山西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李肇荣;广西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鄢和琳,李茂先;加快成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5 于代松;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与绿色营销[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6 鄢和琳;川西北旅游资源开发与对策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年03期
7 李兴江,叶超;甘肃省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与开发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8 熊国保,邹晓明;江西龙虎山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9 杨晓霞;西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张敏;西藏森林旅游资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敏;梁裴;;贵州省旅游交通网络现状分析及对策[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2 席玉坤;;建设观光休闲农业培育“济南乡村乐”品牌[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3 鄢帮有;张其海;;江西省生态旅游业发展战略及对策[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方向华;;遂昌森林旅游现状与对策[A];浙江省第二届林业科技周科技与林业产业论文集[C];2005年
5 潘志伟;;浅析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6 黄顺;;充分发挥城市近郊优势 着力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南京市雨花台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优势与对策[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7 朱兰玉;;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发展的思考[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汪朝辉;欧绍华;;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是湖南森林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袁书琪;;西部旅游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10 谢守亮;;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活动影响及对策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景素奇;发展假日经济的对策[N];中国旅游报;2000年
2 卢世菊;海南中部旅游开发的对策[N];中国旅游报;2001年
3 罗万雄;贵州民族文化的包装和对策[N];贵州政协报;2000年
4 谭安萍;中国入世后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对策[N];华东旅游报;2001年
5 ;肇庆旅游商品产销的现状及发展对策[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王克勤;甘肃旅游业发展的矛盾与对策[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霞;重庆旅游产业链的培植与优化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雪琴;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穆宪菊;中国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卓;我国水族馆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石真;山东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红;鄢陵县休闲旅游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王智远;中国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彭江虹;长沙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魏文娟;秦皇岛节事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10 于素梅;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9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2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