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室制”的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分类号】:F590-4;G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丽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论高职环艺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汪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专业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3 刘晓红;;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室建设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0年06期
4 朱媛;董尚胜;马青;苏珊珊;;从教室到工作室——纵向工作室下育人模式教育实践与思考[J];青春岁月;2011年02期
5 孙晓男;;“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6期
6 叶国丰;;构建“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培养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恒效;;高职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建设和教学模式探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吴鹃;;对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7期
3 孙珊珊;;基于“PSD”和工作室的双环式项目化实训教学改革[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曹春益;;基于工作室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2年02期
5 吴圣华;胡国华;;广告专业工作室运行过程中矛盾分析及其技术路线图[J];大众文艺;2012年05期
6 邹羚;;政企校背景下基于“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2年06期
7 唐乘花;叶奕;;数字出版“一体两翼”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年04期
8 谢峰;;高职广告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室运行机制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陈桂珍;倪懿;刁玉琦;;农业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6期
10 李梦玲;;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严玲;尹贻林;柯洪;;工程造价能力标准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薛生健;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潘沁;;校企合作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大观;2009年04期
4 薛野;;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尹书倩;;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9年06期
6 刘元芳;严玲;尹贻林;;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7 万剑;李兴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文平;;“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7期
2 陈绍敏;;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08期
3 张晓芸;;“3515”项目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11期
4 魏晓锋;;崇尚实践、校企合作、定岗双元——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04期
5 俞仲文,沈耀泉,李建求,秦同瞬,侯大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6 梁小婉;;基于“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关云飞;吴德华;黄贵新;;“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赵居礼;田锋社;;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11期
9 赵居礼;田锋社;;“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J];中国培训;2009年09期
10 甘宇红;;校企互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晓春;李明惠;胡昌送;;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周桂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1年
4 孙文平;;工学结合 产教合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边喜龙;谷峡;黄跃华;;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教科研课题的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6 赵存明;沈斐敏;;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马叔平;;在“工学交替、产教结合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专题论坛上的讲话[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戴勇;;序[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赵克松;;编后语[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孟丽涛;李光辉;;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妤 通讯员 李世清 王晓东;弘扬手脑并用职业教育理念 创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记者 王永霞;加强校企合作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N];酒泉日报;2010年
3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副院长 王宏伟;做好八个“开放”建设特色职院[N];三峡日报;2009年
4 记者 陈炼;校企人才合作 学生“打包就业”[N];福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赵宇清;工学结合抢到就业主动权[N];黑龙江日报;2010年
6 胡忠喜;技能够用 就业不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珂;陕西焊接技术人才为什么总是供不应求[N];中国改革报;2010年
8 首席记者 苏小红 通讯员 陈小明;“火炬模式”备受关注[N];中山日报;2009年
9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孙霄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 王荧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中职教育发展[N];台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瑾R,
本文编号:2546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4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