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风景名胜区文化特质及规划应用初探
发布时间:2020-09-14 19:46
风景名胜区是公共资源,在现代旅游浪潮中,文化这一风景区的核心内容不断被“侵蚀”。本文以庐山为例,试图通过分析庐山的文化特质,进一步挖掘庐山游赏文化,并使其在现代旅游浪潮中不被“淹没”,并且得到更大的彰显,从而对其它风景名胜区起到借鉴作用。 本论文的研究从人类认知庐山的方式出发,对认知行为进行分时期加以探讨,从而得出与认知行为方式相关的庐山游赏资源文化特质---天生壮丽、文景共生、诗意栖居和时代风华,进一步挖掘庐山的文化内涵,并结合庐山的文化景点,提出八类专项文化旅游产品。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论文首先对庐山自然地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空间分区包括:山岳区、平原区、河漫滩区,包括众多的山峰、岭脊和山谷。并形成庐山风景名胜区自白鹿洞书院,沿大汉阳峰,经牯岭景区、至东林寺的游览主体和历史文化轴线。 其次,对庐山文化内涵的认知以及庐山华夏文化特质的分析。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本文的主体。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始终沿着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维度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古今中外各种思想的影响,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华夏文化,这形成了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主体,并对其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最后,探讨了庐山风景名胜区在有限的时空环境中创造出丰富的文化的原因,提出了庐山风景名胜区游赏文化的延展性的特性,并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庐山风景名胜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八类专项文化旅游产品,以促进庐山文化旅游的发展。
【学位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资料来源:庐山规划院提供3.2.1山峰山峰是庐山最雄伟而壮观的景象。根据1/5万地形图统计,山岳区约有133座山峰,按海拔高度划分为大于1000米的山峰有13座,其中以1001一16Om山峰最多,有92座。大汉阳峰为庐山的最高峰,海拔1474米。由花岗岩斑岩构成的山体,高耸峻峭。“月白风清之夜,由此可望汉阳灯火”,故名。峰顶四顾,长江如带,都湖如镜。峰顶有“禹王崖”,“汉阳岩”等古迹,有“庐山第一主峰’,、“大汉阳峰”等石刻。五老峰海拔1358米。上顶苍弯,下压都湖,削壁千初,绵亘数里。由石英砂构成的峰体,在若干的娅口和峡口间,耸立着五座高大的断层崖山峰,因形似五位气宇轩昂的老人而得名。
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外的云中山城,近千栋别墅分别代表着二十多国公园”,它们的出现便是取决于庐山得天独厚的有一座形状像枯牛仰天长啸的奇特山岭。枯牛岭,南面为吼虎岭,北面为远眺长江的剪刀峡豁口。山岭狭长,峡谷坦荡、宽敞,其间林丰草茂。幽
图3.5历史文体文化主轴线(资料来源:自绘)结构庐山的东、西分水岭与大汉阳峰、五老峰、围合出了一个自然的组合空间。所围合成一岭。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是一座桃是庐山的地标,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建别墅,逐步开发。众多著名景点集中的地方,更是庐山人文集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本文编号:2818582
【学位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资料来源:庐山规划院提供3.2.1山峰山峰是庐山最雄伟而壮观的景象。根据1/5万地形图统计,山岳区约有133座山峰,按海拔高度划分为大于1000米的山峰有13座,其中以1001一16Om山峰最多,有92座。大汉阳峰为庐山的最高峰,海拔1474米。由花岗岩斑岩构成的山体,高耸峻峭。“月白风清之夜,由此可望汉阳灯火”,故名。峰顶四顾,长江如带,都湖如镜。峰顶有“禹王崖”,“汉阳岩”等古迹,有“庐山第一主峰’,、“大汉阳峰”等石刻。五老峰海拔1358米。上顶苍弯,下压都湖,削壁千初,绵亘数里。由石英砂构成的峰体,在若干的娅口和峡口间,耸立着五座高大的断层崖山峰,因形似五位气宇轩昂的老人而得名。
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外的云中山城,近千栋别墅分别代表着二十多国公园”,它们的出现便是取决于庐山得天独厚的有一座形状像枯牛仰天长啸的奇特山岭。枯牛岭,南面为吼虎岭,北面为远眺长江的剪刀峡豁口。山岭狭长,峡谷坦荡、宽敞,其间林丰草茂。幽
图3.5历史文体文化主轴线(资料来源:自绘)结构庐山的东、西分水岭与大汉阳峰、五老峰、围合出了一个自然的组合空间。所围合成一岭。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是一座桃是庐山的地标,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建别墅,逐步开发。众多著名景点集中的地方,更是庐山人文集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双凡;咸宁市度假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丽;历史文脉在古镇型景区中的传承与发展[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8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1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