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甘肃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石质山地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6 21:17
   甘肃黄土高原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以往人们一提到黄土高原,就想到千姿百态的黄土景观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景观,殊不知在这黄土“海洋”中还耸立着许多“绿岛”,这就是在黄土堆积之前早已存在的一系列完全由基岩构成的石质山地。它们的自然景观与黄土景观截然不同。青山秀水、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等景观的结合使得这些山地日益成为甘肃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极富旅游开发潜力的自然风景区。甘肃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石质山地还孕育着浓郁的人文景观。道教名山崆峒山以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闻名于世;麦积山石窟已有1600年历史,被誉为“东方雕塑馆”……。优美的自然环境、古老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这一地区石质山地独具特色的山地旅游资源。本文选取甘肃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石质山地进行研究,以期对甘肃黄土高原旅游资源开发及甘肃整体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有益的启示。 旅游资源开发是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和基础,是各级政府发展本地区旅游业的重点。甘肃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石质山地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本文首先对本区石质山地重点旅游资源进行概述,然后进行旅游资源分类和单体评价。在做出定性评价后,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本区石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分析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本文对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本区石质山地旅游资源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结合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本文提出本区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开发模式和开发战略,同时进行旅游整体形象设计,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并提出功能分区和甘肃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石质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忠发;;遥感和GI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研究中的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温国胜;王林和;张明如;张国盛;吉川贤;;干旱胁迫对臭柏光合作用及荧光反应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会清钱荣;野生动物繁殖过快也成灾[N];科技日报;2002年

2 襄恒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范素华 郭建方;襄垣县林业“四荒”治理模式[N];山西科技报;2001年

3 济南市林业局 贝桂民;臭椿造林[N];山东科技报;2003年

4 丁洪美;“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5 通讯员 寇杰;环保与增收双赢的天然氧吧[N];赤峰日报;2008年

6 张云峰;四个环节确保退耕还林[N];发展导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唐先武;保护珠江源[N];科技日报;2000年

8 李玉媛;合理保护与开发云南植物资源[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李智勇 聂传清;寻狼贺兰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贺文忠;清水河又变青了[N];中国民族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静;甘肃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石质山地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韩同吉;石质山地防护林水文效应及林分结构配置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刘艳;山东省石质山地直播造林技术研究与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李杰;半干旱石质山地不同造林模式适应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0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20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c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