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16:06
   随着世界旅游业和区域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并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是否合理,对此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促进或制约作用。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产业发展新形式,主要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发挥当地自然优势。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近年来沈北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旅游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沈北新区的经济、文化、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和概念入手,分析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并以沈北新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围绕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对沈北新区旅游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旅游开发空间布局构建、旅游产业链及旅游营销理念的整合这三个方面,探索将沈北新区建设成为东北最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田园采摘、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生态新区而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经过调查分析得出,沈北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具特色,主要景区包括七星山、沈阳国际森林公园、怪坡、洋什水库和梨花湖、锡伯族西迁纪念馆、温泉胜地、石佛寺水库等。沈北新区的旅游市场刚刚起步,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旅游市场体系,客源主要集中在沈阳及其周边地区,外省游客较少,客源主要是学生,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商务人员,旺季和淡季有所区别。交通体系初步建成,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采用SWOT分析法得出,沈北新区旅游产业链组织内部结构关联度低,缺乏竞争力:旅游产业链产品特色不足,品牌不响;结构层次低,分散发展;旅游产业链供应脱节,旅行社提供产品单一;旅游产业链信息沟通阻碍严重,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在营销方面,旅游产品开发中自发和短期行为居多,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不够,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过小,投入旅游产业的资金不足等问题同时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整合思路是着力构建四大体系,即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建立旅游市场体系,建立旅游交通体系,建立旅游精品体系。生态旅游产业的营销思路是注重旅游线路规划,塑造特色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扩大游客来源。 促进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环境保障;积极吸引资金和人才投入,扩大生态旅游产业规模;结合沈北新区特色,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建立市场监控机制,保障旅游市场良性运行;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1 沈北新区旅游资源分析
        2.1.1 七星山—辽代古塔
        2.1.2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
        2.1.3 怪坡
        2.1.4 洋什水库和梨花湖
        2.1.5 锡伯族西迁纪念馆
        2.1.6 温泉胜地
        2.1.7 辽宁省辽河石佛寺水库
    2.2 沈北新区旅游市场现状
        2.2.1 沈北新区客源市场现状
        2.2.2 沈北新区旅游交通现状
    2.3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现状
第三章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剖析
    3.1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1 必要性分析
        3.1.2 SWOT分析
    3.2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旅游产业链组织内部结构关联度低,缺乏竞争力
        3.2.2 旅游产业链产品特色不足,品牌不响,结构层次低,分散发展
        3.2.3 旅游产业链供应脱节,旅行社提供产品单一,旅游者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3.2.4 旅游产业链信息沟通阻碍严重,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3.3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营销方面的问题分析
        3.3.1 旅游产品开发中自发和短期行为居多
        3.3.2 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不够
        3.3.3 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过小
        3.3.4 投入旅游产业的资金不足
第四章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
    4.1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整合思路
        4.1.1 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
        4.1.2 建立旅游市场体系
        4.1.3 建立旅游交通体系
        4.1.4 建立旅游精品体系
    4.2 沈北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营销思路
        4.2.1 注重旅游线路规划,塑造特色品牌
        4.2.2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媒体
        4.2.3 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扩大游客来源
第五章 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5.1 建立健全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环境保障
    5.2 积极吸引资金和人才投入,扩大生态旅游产业规模
    5.3 结合沈北新区特色,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5.4 建立市场监控机制,保障旅游市场良性运行
    5.5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开发与保护并重
    5.6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的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辅东;环洞庭湖旅游区空间结构探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陈端吕;李际平;;常德市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周年兴,沙润;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与生命周期初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1期

4 周志红,肖玲;论旅游地形象系统的层次性[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5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6 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赵荣,邱扶东,方芳;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02期

7 苏平,党宁,吴必虎;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8 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年03期

9 金晔;旅游业的整合营销[J];北方经贸;2003年11期

10 张海霞,阎顺,张旭亮;区域旅游形象主导因子的提取程序之探讨——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涛;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黎霞;重庆旅游产业链的培植与优化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26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26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8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