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北京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11:19
   随着我国旅游业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环城游憩带以其独有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成为当今及以后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潮流。北京城市居民以北京周边为目的地的近距离出游日益增长,环城游憩正成为市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的重要方式,北京郊区旅游业已成为郊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环城游憩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成果,然后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研究面临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环城游憩带的基本概念,然后描述了它的基本特征、动力机制和区位分异,最后简要介绍了与环城游憩带相关的基础理论。 第三部分首先运用车程理论确定了北京环城游憩带的范围,然后根据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和量化方法,对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景点样本进行分类和评价,并得出了各景类评价的总值和均值。 第四部分运用计算机软件对景点样本进行空间距离测量和数据分析,得出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第五部分分析了北京环城游憩带的空间开发模式,把北京环城游憩带由内到外分为三个圈层,并进行了功能定位。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廊道理论,将北京环城游憩带分为八个扇面,在此基础上选取了22个资源基础好,市场潜力大的景区,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第六部分对文章做了总结和展望。
【学位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区位,分异,机制,旅行成本


供给系统资源质量投资决策游憩设施活动设计服务设施图2·1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动力机制模型(据吴必虎)3.2环城游憩带的区位分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环城游憩带的区位形成,往往是在土地租金和旅行成本的双向作用下,投资者和旅行者之间达成的一种平衡。因为离开城市越远,级差地租越低,投资商的资金压力减小,但是旅行者的消费成本却增加了,出行意愿和实际出游率会降低,这样最终会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游憩区域。环城游憩带(ReBAM)可以理解为环城市的一类游憩活动空间(RAS, ReereationalAetivitySpaee),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由于旅行成本和级差地租在空间上的变化速率不同,ReBAM(或RAS)所处的位置也有所不同。西方的城市居民具有较高的出游能力,出游半径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其RAS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远远高于中国城市的RAS半径

模型图,杜能,孤立国,模型


(RAS)足巨离图2一ReBAM的形成机制及其区位分异(据吴必虎)4.环城游憩带的相关理论4.1古典区位理论区位论起源于19世纪20一30年代的西欧,其主要内容是探讨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及一般规律,寻找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最佳地点。1826年冯·杜能(J:HonThnen)完成了他的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开创了古典区位论的先河,他的圈层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当时企业型农业生产方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着眼于农业土地的利用模式,运用“孤立化”的方法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假设,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

图谱,北京


一l北京环城游憩带图谱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祖群;;扶贫旅游的机理及其研究趋向——兼论对环京津贫困带启示[J];思想战线;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安艺;西安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宋玲;上海城郊旅游时空分异及其优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6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36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5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