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房地产与城市旅游发展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10:46
   旅游业与房地产业都是第三产业中附加值高、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房地产开发涉及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搞好城市旅游的重要切入点和举措。目前中国旅游房地产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实践上刚刚起步,深入开展旅游房地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旅游房地产和城市旅游关系的角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大城市旅游房地产和城市旅游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城市旅游房地产开发与城市旅游的互动发展,寻求旅游房地产开发为城市旅游乃至城市经营服务的良性发展道路。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意义,分析了论文研究的时代背景,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论文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为城市旅游对旅游房地产的带动。提出了旅游房地产的概念并对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类型进行了概括和分类,探讨了旅游城市化的概念以及其动力机制、外部经济性特征,这些都是城市旅游对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内在需求。并结合旅游发展情况归纳了城市旅游对旅游房地产的驱动因素。 第三章为旅游房地产对城市旅游的效应分析。从旅游房地产与城市经济发展、旅游房地产与城市社会发展、旅游房地产与城市旅游识别系统、旅游房地产与生态园林系统直至城市旅游形象和品牌,多角度、多层面的系统论述了旅游房地产对城市旅游的效应和意义。 第四章为旅游房地产与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系统分析了城市旅游房地产的各种空间模式对城市旅游的贡献和意义。并从城市旅游房地产和房地产,旅游房地产和城市规划、旅游房地产和城市旅游形象的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以便更好的为城市旅游发展作出贡献。 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不足与展望。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293.3;F59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1.1.1 “休闲经济”时代的到来
        1.1.2 大盘时代对城市旅游的带动
        1.1.3 城市化进入快速成长期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2 研究框架和方法
    1.4 理论基础
        1.4.1 外部性理论
        1.4.2 城市旅游和都市旅游
        1.4.3 核心─边缘理论
        1.4.4 点轴结构理论
        1.4.5 区位论
        1.4.6 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
        1.4.7 游憩商业区(RBD)理论
        1.4.8 体验经济理论
2 城市旅游对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带动
    2.1 城市旅游房地产概述
        2.1.1 旅游房地产概念
        2.1.2 发展类型
    2.2 城市旅游对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带动作用
        2.2.1 旅游城市化
        2.2.2 城市旅游对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驱动因素
3 旅游房地产对城市旅游系统的效应分析
    3.1 旅游房地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
        3.1.1 旅游房地产业与经济的关联度分析
        3.1.2 旅游房地产业的相关产业分析
    3.2 旅游房地产对城市社会发展的推动
        3.2.1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2.2 引导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
        3.2.3 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3.2.4 提高城市居民的城市意识
    3.3 旅游房地产推进城市旅游识别系统的完善
        3.3.1 城市地缘识别系统
        3.3.2 城市人文识别系统
        3.3.3 城市理念识别系统
        3.3.4 城市行为识别系统的影响
        3.3.5 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的影响
    3.4 旅游房地产与生态园林系统
        3.4.1 生态园林在旅游房地产项目中的作用
        3.4.2 旅游房地产项目中生态园林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
    3.5 旅游房地产与城市旅游品牌
        3.5.1 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3.5.2 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旅游品牌
        3.5.3 城市旅游品牌的意义
        3.5.4 旅游房地产对塑造城市旅游品牌的作用
4 旅游房地产与城市旅游互动发展
    4.1 城市旅游房地产空间模式与城市旅游的互动
        4.1.1 叠加模式
        4.1.2 景区伴生模式
        4.2.3 增长极模式
        4.2.4 点──轴模式
    4.2 城市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融合与互动
    4.3 从区域整体和城市整体角度科学合理规划旅游房地产
    4.3 把旅游房地产纳入到城市形象设计理念中去
5 结论和不足
    5.1 研究结论
        5.1.1 城市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
        5.1.2 旅游房地产是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5.1.3 城市旅游发展驱动旅游地产开发
    5.2 不足与展望
        5.2.1 基础理论研究存在不足
        5.2.2 研究方法不够科学
科研情况和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东跃;;我国城市旅游宣传口号设计误区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2年30期

2 高琦淞;;浅谈上海城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02期

3 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时代;2008年11期

4 彭新月;;中国城市旅游形象研究报告[J];经济师;2010年10期

5 曹诗图;旅游城市空间竞争探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6 习复芳;毛端谦;;南昌城市旅游映象研究[J];城市问题;2008年02期

7 雷晚蓉;;乌鲁木齐市旅游形象策略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刘住,张帆;形象驱动:城市旅游新趋势[J];旅游科学;1999年03期

9 吴鹤;;中国城市旅游文化事业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04期

10 徐兴楠;;朝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J];明日风尚;2016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胡浩;大都市旅游房地产发展与布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喆;城市旅游竞争的过程、动力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4 李瑶亭;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伍向阳;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6 金准;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对城市旅游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李春生;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8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鹏飞;旅游房地产与城市旅游发展互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柳旭;体现旅游形象的城市旅游支撑体系规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3 程金龙;基于系统论的城市旅游形象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杜妍;城市旅游标志与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5 董亚娟;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孙霞;基于扎根理论的湖南城市形象游客感知与提升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7 王栎;景德镇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姚婷婷;上海发展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背景下城市旅游品牌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9 徐兴楠;朝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

10 李静;基于联合分析法下消费者对城市旅游品牌属性的偏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7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7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